火花上的共和国记忆

  火花作为历史的载体,它从品牌到图案设计,每一个画面都是一段历史的再现。一枚枚精美的火花,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新华、新中华、新生、祖国等火柴商标纷纷涌现,红色是最主要的色调,天安门、华表、礼花是那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图案。

  新中国刚建立时,老百姓沉浸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热烈氛围之中,他们为拥有“婚姻法”、“土地证”、“劳动保障条例”而感到从未有的欢欣鼓舞。澄海火柴厂“翻身”火花,反映的正是这种喜悦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即以钢铁般的步伐前进着,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建设”、“前进”等火柴商标,在解放初期也是比比皆是。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广东爱国、汕头、和生火柴厂的军马、保卫、三雄牌等火柴商标,描绘了这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战士形象。当“三面红旗”飘扬在祖国上空的时候,全国人民热血沸腾,“人民公社好”、“劳模”、“红旗”、“跃进”、“飞马”等火花,成了当时特有的标识。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推出的火花,主要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题材。如苏州鸿生火柴厂的一枚火花,展示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4吨解放牌卡车形象。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是中国人民提起就心酸的岁月。北京火柴厂1960年出品的“节约粮食”火花共3枚,每枚除图案外,还分别印有“精打细算、计划用粮、应该算了吃不能吃了算”等文字,这套火花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于1966年爆发。这年中国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遍及全国;这年“学毛着”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各地火柴厂紧跟形势,印制了众多“学毛着”、“红卫兵”题材的火花。小小火花也被红的海洋席卷。

  另外像恩施厂的“雷锋”火花、洪江厂的“援越抗美”、潮安厂的“学习焦裕禄”、西安厂“知识青年”、温州厂的“要准备打仗 ”、南京厂的“长江大江”等火花,都带有那个年代的特色。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我国昭通、江门、光明、保惠等火柴厂不约而同推出“卫星”火花。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北京火柴厂专门印制了一套10枚“北京风景”礼宾卡标,以长城、北京火车站等代表今昔北京的标志性景观为主图,设计新颖、构图精美。

  八个样板戏被八亿人看了八年。70年代初期,我国各地几乎每家火柴厂都出品过“样板戏”火花。当人们在怀旧的心态中再一次欣赏“样板戏”火花时,那个时代的荒诞已经渐渐淡去。

  步入改革开放时期,此时我国火柴工业正处于鼎盛时期。表现共和国印记的火花更是数不胜数。从“五讲四美”到学习张海迪;从计划生育到希望工程;从零的突破到成功举办奥运会……共和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尽现其中。

  火花除了反映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外,社会民生之心态,也鲜活、充满趣味地在火花上呈现。如营口火柴厂“轻工产品”火花,将70年代风行的“三转”(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定格在火柴盒面上,记录了那个年代国人的物质生活 ;再如七十年代末,“上海货”,曾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财富的象征,是时尚生活的标志。上海火柴厂多次在出品的火花上炫耀“上海货”,从麦乳精到奶糖、从钢笔到白球鞋等。品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尽管从火花这个小小的视角,并不能够完整、全面地重现共和国六十年的“编年史”,甚至必然会有“挂一漏万”,但仅从火花这个方寸天地去捡拾起共和国历程的“断片”,无疑,也可让人们去重温往昔,壮行前程。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