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我志愿军某部工兵营去临津江抢修被敌机炸毁的桥梁。这天早上,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把我们惊醒,我们钻出防空洞,见到炊事班长“老延安”浑身是血,躺在废墟中用手指着身边一罐大酱,断断续续地说:“今早……同志们……又能喝上……大酱汤……”说完就咽气了。
“老延安”大名叫安子夫。他1942年参军时就30岁了,到朝鲜战场时已接近40,是我连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战士。他有着一段令人羡慕的历史——
他一参军就在延安中央警卫团当炊事员。一天,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来警卫团就餐,他高兴地把小米饭做得又松又软,把白菜萝卜炒得又香又甜,还特意加了一盘炒鸡蛋。他见三位中央首长吃得特别香,一种幸福感涌遍全身。
一般来说,在部队连续当八九年炊事员的不多,可“老延安”就干了这么多年。上级几次想提他当干部,他都叫苦不迭,说自己没文化,性子急躁,不能带兵,当炊事员是“人尽其才”。上级当然要考虑他的意见。1950年,抗美援朝前方需要补充兵源,“老延安”主动要求下到部队。
部队过鸭绿江那天晚上,遭到敌机轰炸,江面上冲起几丈高的水柱,猛烈的气浪冲得浮桥剧烈摇晃,有人落水被浪涛卷走。当全连跑步通过浮桥,踏上朝鲜国土时,“老延安”不见了。这时候,在照明弹光的照耀下,我们发现江里面有一个人,腋下夹着两口行军锅,随着浪涛一起一落,向下漂去。“老延安!”我们沿着江边追赶,大声呼喊,他却杳无踪影。
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正当我们准备出发时,忽然看到“老延安”浑身湿漉漉的,挑着两口行军锅,颤悠颤悠地走来了。同志们一阵惊喜,扑上去抬起他往空中抛……原来那晚他被冲到一个流速缓慢的回水湾里,被朝鲜老乡救了上来。
部队过“三八线”后,由于长时间吃不上盐,连队不少人得了夜盲症,晚上行军要人牵着走,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延安”看着心痛。一天晚上他找防空洞时,无意中在一个被炸塌的地窖里,发现一罐大酱,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为了安全起见,他用鼻子闻了又闻,用舌头舔了又舔,觉得大酱很新鲜,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用大酱熬了一锅汤给同志们喝,又用空大酱罐装满小米饭放回原处,给朝鲜老乡作口粮。打这以后,每当晚上部队宿营后,他就到废墟中寻找大酱,患夜盲症的同志喝了他熬的大酱汤,视力有了明显的好转,“老延安”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高兴。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老延安”踩上了地雷……
我们全连同志围着“老延安”的遗体大声呼喊:“老延安”!呼喊声震撼巍巍青山,掀起滔滔临津江水……
相关阅读:
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需要你用真心去维护
恋爱时,男生“对你再好”,但是“不能给你这些”还是趁早拜拜吧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哭诉:其实我们更懂得珍惜
老年人酗酒的危害竟这么大
饭后养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