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粹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岛京剧院院长郭建青告诉记者,青岛市京剧院要抓住这一契机,除了增加公益性演出的场次吸引更多的观众之外,还要继续坚持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避免京剧进校园昙花一现。京剧演员赵澜直言:只有争取小观众,京剧才有出路,“童年记忆是最难忘记的,小时候能够接触一点京剧,长大了就有可能买票进剧院看戏”。
申遗:给京剧带来新开始
青岛京剧院院长郭建青告诉记者,11月17日刚进单位大门,就听到演员们高兴地谈论着京剧申遗成功的消息。
京剧发展了二百年,相比往日的辉煌,显然已经日渐式微,记者上街采访发现,大多数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京剧,“听不懂”是他们给京剧的最多评价。对此,郭建青也是深有感触,“申遗成功对京剧的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必要。申遗不是京剧的保险箱,但它给京剧带来一个新的开始。申遗成功了,我们的责任更重了。青岛市京剧院要抓住这一契机,除了增加公益性演出的场次吸引更多的观众之外,更要坚持‘京剧进校园’活动,避免京剧进校园昙花一现。”
现状:绝活少留不住观众
近年来,戏曲一直处在尴尬的位置。数次参加过春晚的黄梅戏演员吴琼,在日前接受采访时放胆直言黄梅戏终有一天会消亡。对于国粹京剧,赵澜也无奈地表示,京剧前景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京剧吸引观众的绝活在减少。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除了优美的唱腔,绝活也是不可少的,单就水袖功来说,仅动作姿态就达数百种,基本动作有勾、挑、撑、冲、泼、扬、掸、甩、打、抖等,此外有展示演员优美身段的腰腿功、毯子功等。这些绝活比动作片还要精彩,是吸引观众的法宝。而赵澜遗憾地告诉记者,随着老京剧艺术家的慢慢老去,京剧绝活已经越来越少。
而年轻京剧演员也有很严重的“三心二意”现象,据赵澜透露,京剧演员收入不高,容易让年轻演员迫于生活压力转行或者做兼职,“特别是年轻的男京剧演员,要买房、要结婚,靠表演京剧取得的收入是杯水车薪,而利用自己的才艺,兼职当主持或表演歌舞,一次就能收入近千元。”对于京剧来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天都要练脚步、走圆场、练嗓子,既要守得住清贫,还要耐得住寂寞。
对策:观众要打儿童牌
绝活减少,导致京剧观众断档,“年轻人本来就听不懂京剧,演员又没有留住观众的绝活可以展现。观众凭什么掏钱看京剧?”除了演员自身要提高技术,多练几手绝活之外,赵澜认为,京剧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小观众。“京剧吸收了多个剧种的优点创作而成,动作讲究,韵味醇厚,只要愿意去了解,就一定会喜欢上它。”
为了留住小观众,近几年来青岛市京剧院一直坚持主动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解京剧知识,还创办了旨在培养京剧小观众的“京剧小花朵”专场演出。郭建青告诉记者,现在京剧院,家长的咨询电话越来越多。赵澜在上海京剧学院毕业后,来青岛京剧院工作已经六年,每逢周末,她都要教孩子学京剧,现在,跟她学习青衣的孩子有8个,学习时间最长的已经有3年。
“现在,很多家长从要求孩子学习西洋器乐慢慢转向中国特有的民族器乐、艺术的学习,这是京剧振兴的希望。童年记忆是最难忘记的,小时候能够接触一点京剧,长大了就有可能买票进京剧院看戏。”赵澜说,接下来,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战果”,将京剧进校园坚持下来。
别人哼歌她哼戏8岁娃娃迷京剧
“猛听得旌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梁戈今年8岁,已经跟着赵澜学了3年京剧。记者见到梁戈时,她正在练《穆桂英挂帅》选段,唱到“我不挂帅谁挂帅”时,赵澜纠正她的唱腔,“挂字怎么拼,你前面的gu发得太重了,a几乎没有发出来。”梁戈边听老师唱边揣摩,跟着唱了十多遍。
“三四岁的时候,家里人看电视,调到戏曲频道,她就不让换台了,能一直听四十分钟。”梁戈的爸爸说,到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哼儿歌,她哼着从电视上学来的戏曲。梁戈5岁时,梁戈的妈妈高女士打算给她报个兴趣班,当赵澜在电话里问高女士孩子要学什么派时,梁戈在电话旁说:“我想学《贵妃醉酒》”,“看来是想学梅派青衣。”就这样,梁戈成了赵澜第一个学生,一学就是3年。
相关阅读:
一唱就破音的4首歌曲,华晨宇2首邓紫棋1首,网友:求放过
伯克利走红的4位音乐鬼才,中国独占3位,网友:我的小骄傲
《我是唱作人》淘汰赛 周笔畅面纱造型惊艳全场
养生就要培养情趣
工作压力太大应该如何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