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媒体播映《京剧知识讲座》剖析

  我是京剧老旦李多奎的女儿李世英,在国家京剧院工作。我先生王淼近十几年来,一直在李瑞环主席亲抓的京剧音配像工程中,担任导演组工作。

  本年度7月13日某媒体播放京剧讲座,播时未睹,事后收到海外和内地的大批朋友和学生责问,急借光盘阅看。确实使我们震惊,主讲人贯涌先生是我们在校时师长,后为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育和剧评研究生导师,应算是一位资深艺高的专家吧!而他面对亿万观众竟然有扭曲史实信口乱言的现象!讲座表面是以普及京剧知识,实际上他是在向中国京剧史论、向京剧老旦形成史观、向早以论证一清二楚的老旦形成史实、向早以延续传承一百余年的老旦行当及喜爱它的专业和业余人士的直接论战!他的讲座早以不是普及范畴,目的显而易见!他的言论目前已引起戏曲界和爱好者极大关注,并受到艺术与道义的双重批评!确应引起高度重视!为对京剧前辈艺术家功勋负责,对同仁和戏迷观众负责,我们夫妻曾致电批驳,贯老师也是深感有些提法不妥,解说有误导之处。尽管我们有几十年的师生之谊,但为求真理和史实、探讨和热议绝非坏事,以反映民间意见和我们的观点。凭借多部国家权威机构发表的史料结论,还史于真!为振兴京剧,发于肺腑的希望大家参与讨论和评议!

  下面先将贯涌先生解说原文附上 再做逐一评论!(根据贯涌先生讲话记录 原文登载)

  贯涌讲:甚至我小的时候,也就说六十五年前,学戏的时候,教老旦的老师同样还要教小丑的角色,他本人还是两门抱的,你看,这仅仅是六十五年前的事情,只有龚云甫以后这本身不仅仅是把老旦确立了,老旦的声腔丰富了,老旦的表演本身细腻了,所以这个行当就算立住了!

  解说词:从老旦行当发展过程来看,尽管这个行当对应着是老年妇女,可由于开宗立派的人物出现的比较晚,因此这行里人叫面上老,内里新的一行,直到1949年以前,都没有一位老旦演员说自己行当是旦行,最多说自己是专工老旦。

  贯涌讲:应该是这样,有他自己的戏,不多,或者称“极少”,还有一个问题,任何一个班社,剧团,没有老旦能够挂到二等位置的,就连二牌都挂不上。往往是四牌以下,或者并列三牌,就没有挂过二牌的!就说二号人物都到不了,那么这是一个,那么更没有老旦还能挑班唱戏的,没有。那么老旦的丰富起来,越来越显得重要,应该说是建国以后,李金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创作了很多剧目,你别看《杨门女将》佘太君是王晶华把它唱出了彩儿,唱得观众都很喜欢,这个戏已成为京剧的代表作,但是背后的艺术指导是李金泉!

  解说词:1949年以后,随着女性演员演绎老旦,开始登场亮相,老旦行当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大踏步发展的契机!经过中老艺术家整理发掘,老旦从声腔到做派开始系统化,并逐渐纳入了旦行的系列。应该说:今天的老旦行当,跟过去那种永远是配角的老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老旦的历史虽然不短,但是它确是渊源流长的新行当!

  开头主讲人和解说词,将时间定在1947年左右,老旦行当状况,一谓“两门抱”,丑和老旦杂行无专工状况。二谓剧目极少。三谓“任何一个班社剧团,没有老旦能够挂二等位置的,也就是说二号人物都到不了”,“过去那种永远是配角的老旦”,难道真是47年左右老旦专行都未成立,极少有本工戏,沦落为扫边配角杂行吗?

  老旦行荡然沙漠化,史实果真如此吗?否!诸多专家论证,京剧史上三个鼎盛时期,一是以“同光十三绝”京剧风格行当确立。老生为菊坛牛耳标志,二是三十年代以“四大名旦” 和“四大须生”为代表流派纷呈。京剧鼎盛,那时老旦行以李多奎,卧云居士(赵静尘)孙甫亭等为代表。金(少山)李(多奎)雌雄双绝唱红上海滩,大合作戏老旦执重表现,史实俱在!由此可见,老旦行已步高峰,李多奎领军老旦已成定局。何来贯老师所讲三个凄凉情境呢?金、李的《遇皇后》《打龙袍》双头牌。38年赴长春,金少山先生为李多奎配《徐母骂曹》中的曹操,李多奎先生挂头牌。郝寿臣先生“庆盛社”特邀李多奎先生大轴演出《徐母骂曹》,李多奎先生挂头牌,郝氏后人可佐证。绝非主讲人所说“任何一个班社剧团没有老旦能挂到二等位置的”。

  现在我们积极的在整理父亲史料。老旦本工戏仅“训子”为由剧目就有十余出,《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望儿楼》《滑油山》等老旦唱工剧目几十余出,又有《战黄花》《乳娘教枪》《雁门关》等老旦扎靠开打剧目。合作大戏上百余出,因为父亲被邀同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马连良等几乎所有的班社演出,肚囊宽绰,如仅靠钓金龟,遇皇后,何以胜任?

  父亲最奉为贤圣的龚云甫,当年更为红火,曾在杨小楼武戏后面贴演《行路训子》唱大轴。“自龚氏改革老旦之后,老旦始有头牌(主演)之说,龚云甫在老旦行当中可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一宗匠。其艺术造诣和舞台声誉,有谭鑫培在老生中之地位(引自京剧二百年概观119页),其实这段历史一清二楚,毫无争辩可言。而叙说者为何偏要将真情掩饰?贬为一片荒芜告人,为埋伏笔,诞生一位远超龚云甫,近超李多奎的老旦开宗立派之高人?此论出现,中国京剧史、京剧发展史、二百年系列专著、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等箸作,岂非全需要修订。

  (解说词),”从老旦行当发展过程来看,由于开宗立派的人物,出现得比较晚,因此这行当里人叫面上老,内里新的一行。1949年以后,应该讲今天的老旦行当跟过去那种永远是配角的老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老旦的历史虽然不短,但它确是源远流长的新行当。“

  他所言,老旦行当的发展过程,由于开宗立派的人物出现比较晚,那么请问:晚于何时?1949年以后才开宗立派成新行当,新行当代表人物姓甚名谁?叫老旦还是叫什么?开宗立派可是开祖宗本无先例之先河呀?

  1949年后诞生的奠基人,真的同龚云甫、李多奎等先贤老旦无任何关联?从零开始?开宗立派新纪元吗?

  据他讲,京剧老旦是1949年后才确立的新行当,那么,一百多年来,龚祖创立老旦行,全无名份,功绩全无。一句新行当,一百来年的老旦行全部取缔,这一论调,彻底推翻了龚云甫创立老旦门户之说,打破了京剧史学家的权威结论,老旦辉煌历史转眼缩水50余年成为新行当!从龚云甫,罗福山,谢宝云,卧云居士,李多奎,孙甫亭,文亮臣,时青山,以及他的亲传如:王玉敏,孙玉祥,耿世华,李鸣岩,赵鸣华,程静华,王梦云、林丽娟、王晓临、李重华、哈鸿滨等等,他们几辈人,上百名伶演绎的剧目,创作的艺术做何解释?有位戏迷气愤地讲”京剧也有百慕大?老旦几十年时空消失了?“

  其实用意很清楚,照他讲所谓老旦一直是既无专行,又无剧目,全是扫边配角乌合之众!通篇前后呼应,安排铺叙。把本应是艺术上延续传承,却偏要搞出个开山鼻祖样的人物,人为地重新炮制他人。

  《解说》”直到1949年以前,都没有一位老旦演员说自己行当是旦行,最多说自己是专工老旦。“

  老旦即老年妇女,多么明确的名称,”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女角色之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色,大致可分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七种类型“(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之《戏曲卷》55页)如依讲座可笑逻辑。遇到戏校唱老旦的学生问及行当,她会讲:”我是唱旦角的,呵呵老旦角儿!“哈哈!专家所言49年前后区别原来在此呀?

  《解说词》:”1949年以后,随着女性演员演绎老旦,开始登场亮相,老旦行当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大踏步发展的契机!经过中老艺术家整理发掘,老旦从声腔到做派开始系统化,并逐渐纳入了旦行的系列。“

  照此说法龚氏开宗立派的老旦不是旦行系列?是生是净?且看龚老的剧照如康氏和佘太君、无论从装束扮相到身段表情还是雌音极浓的唱腔艺术,不属旦行属何行?这些连几岁娃娃都知道的人物类别,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称为老奶奶!

  专家可能反驳:他们是男性,嗓音和腰身与真妇人不同,因此不能纳入旦角系列!京剧要照此逻辑划分那么梅巧玲、陈德霖、王瑶卿等先辈男旦因他等年老色衰加之扮戏简陋岂不离如花似玉的公主相距更远?他们要比龚云甫、李多奎等更要提前剔除旦行啊!看来贯老师非要重写一部中国京剧史啊!非要将上世纪近二百年来的一辈辈古代名伶重新归行归工!大工程啊!不难看出他的普及京剧是一种背离正史的言论!

  请看官方权威的刊物评定吧:(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仅收录龚云甫,李多奎,二人条目。

  ”龚云甫,专工老旦,唱腔中揉合青衣腔,身段细腻传神,能以老旦戏唱大轴,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多奎,工老旦,以唱功见长,嗓音洪亮苍劲,势如穿云贯石。李盛泉,李金泉,和程静华,李多芬,王梦云,等皆宗法之,为近数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京剧老旦演员“

  李瑞环主席倡导音配像工程,他汇同诸多顶级艺术家,剧评家和学者,反复筛选评定,囊括了近百年来各个行当和流派各代表人物。以 梅、尚、程、荀、马、谭、麒、杨、奚、少春、君秋、盛戎、盛兰、李多奎、萧长华为15位开宗立派大师级人物。书中艺术评介:”李多奎 老旦表演艺术家 曾与金少山、余叔岩、言菊朋等前辈同台演出 并长期与四大名旦及马、谭、裘等合作。他的嗓音高亢浑厚、演唱技艺精湛、声音收放自如,吐字清楚,喷口有力,为发展老旦艺术做出重大贡献,世称李派。

  并且2009年12月,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唱总公司,江西卫视,中外名人协会等几十家音像出版社,发行机构,评选全国影视,歌曲,曲艺,戏曲,几项大奖。其中李多奎,尚小云获得全国第七届金唱片,终身艺术贡献奖,前几届仅有谭富英,叶盛兰,杨宝森三人,此奖为音像界最高奖,万人盛典,颁发给一个静静离世40年的老人!我想这不就是令几代人痴迷的李派神韵吗?

  借此机会,我们也想谈一谈关于李派这一流派的形成。

  在中国京剧史上,好角儿犹如星罗棋布,然能开宗立派者实属少数。流派宗师大抵有三个条件:有若干拿手杰作,就是把剧中的角色演活了、唱绝了,此其一;其二,在演活唱绝的角色之间,贯穿着、洋溢着他独具的特长特色;其三,这些特长特色能赢得观众痴迷,后学追摹,具有持久的欣赏价值和舞台生命力。

  李派突出的创造就是注重人物,强调老旦行当应有的声乐审美特点。以充沛的感情将雌音、衰音、沙音、涩音精密地调剂起来,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而又通过娇、柔、脆、润、甜等音色的行腔,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和最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此外,在唱腔节奏、尺寸、劲头、气口控制上,在擞音、颤音、滑音、脑后音和重叠句、镶嵌句、衬字、虚字技巧的运用上,也都有所创新和突破。“李派”演唱艺术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淳厚甜润、悦耳动听。从声乐审美效果上来说,他能给人以和谐舒适,圆润优美的感觉。在用气方面,父亲常说“气为音之本”,对于演唱中的换、偷、提、喷、吞、吐、收、放各种用气之法安排的精细到家,它在演唱中无论是急促的快板,还是长拖腔的慢板,都能唱得气足神通,保持声音的圆润悦耳。

  然而,父亲并不为自己有一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和优越的天赋条件所满足,而是兼取“龚”、“罗”、“谢”三家之长的同时,侧重对龚派艺术深入研究,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艺术上的理解不断地给予融化、革新和发展。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特色。他所创造的李派老旦艺术,至今影响深远,成为迄今为止,京剧老旦行当中除了龚派之外唯一的艺术流派。当然,众多学习李派老旦的有成弟子和学生中,都各有各的发挥和一些创新,但其唱法皆宗李派,可以说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李派老旦艺术。当然,我们也很渴望老旦行能出现新的流派,使其与老生、青衣行当一样,一行多派,呈纷呈景象。

  李多奎是我们的父亲,但他不属于我们个人,他们是中华文明的财富,为国粹艺术创造功勋,他们创立的功业要珍视,更要尊重,流派是几代人心血浇铸,而由一旷世奇才展示,其中有个人天赋,更有群雄魂魄!今天,我们致书只想讲艺术和科学是门老实传承的学科,前辈血汗,巨人臂膀,硕大福荫,统统为造福后人,梅大师讲“我是在完成王瑶卿先生未完成的任务”。言简意深,深思终生。

  今,我们依据史实真相,集于文字,呈于公众,如有不当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相关阅读:

一唱就破音的4首歌曲,华晨宇2首邓紫棋1首,网友:求放过
伯克利走红的4位音乐鬼才,中国独占3位,网友:我的小骄傲
《我是唱作人》淘汰赛 周笔畅面纱造型惊艳全场
养生就要培养情趣
工作压力太大应该如何调节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