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蒋月泉姑苏寻踪

  屈指数来,著名评弹艺术家蒋月泉逝世今年正逢九周年。而我陪他在1996年盛夏来苏州寻踪旧地,也已14年,最近,一些爱好“蒋调”的老听客聚在夏日的书场里,回忆往事,不由令我浮想联翩。

  1996年盛夏,苏州城骄阳似火。在通往千古名胜虎丘的山塘街上,一位八十长者腰直背挺,健步行走,气质不凡。这位风度儒雅的老先生正是蒋月泉先生。自十年浩劫后,蒋月泉很少露面,后来又定居香港。蒋月泉是苏州人,苏州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苏州有着他生活的眷恋和艺术生涯的踪迹。这次是应苏州电视台之邀,重返故里寻踪而来。我作为苏州“电视书场”的编导,有幸全程陪同。

  蒋月泉带他学生秦建国、沈世华先来到山塘街上的桐桥附近。(桐桥是蒋月泉所说《玉蜻蜓》中的关键地址,即朱小溪拾得元宰之地。)那时依然是古街依傍着山塘河,一派淳朴的姑苏风情,勾起了蒋月泉先生的回忆。突然人群中一位老人认出了蒋月泉,显得疑惑惊讶,走上前来问候蒋先生,蒋月泉笑着与其握手。蒋月泉先生一行离开桐桥后,还去了山塘上的席场弄、阊门南浩街,还看到北寺塔前的申家牌楼……这些踪迹都跟《玉蜻蜓》相关,蒋先生作了一次实地考证。

  苏州还有一个地方是蒋月泉必去的,那就是坐落在中张家巷上的评弹博物馆,那一次由周良陪同参观。在陈列室内蒋月泉先生看到许多同行好友的照片,还看到了昔日评弹兴旺繁荣的图片资料。周良先生指着柜中的一把三弦请蒋先生细看,蒋月泉睹物思情,往事历历。这把三弦是蒋先生的亲密伙伴,他带着它曾经跑码头书场千百家,还曾带着它去过朝鲜,到过福建前线,北上京城,为听众为战士为首长,唱响了评弹的美。从陈列室出来蒋月泉特地去该馆的评弹书场,他说书场是我们评弹演员生存的地方,是评弹艺术发展的平台。当现场的演员和听众得知评弹大师蒋月泉来看望他们时,都出来迎接蒋先生,蒋月泉先生忙和大家一一握手,走上书台亲切地说:“老听众大家好!”

  那一次蒋月泉来苏州,还去了苏州评弹学校,专门与书迷探讨评弹,也和他的爱门生共同研究蒋调,令他最为高兴的是和曹汉昌、吴宗锡、周良有长时间谈论评弹艺术,从张鸿声飞机《英烈》创新,一直到徐丽仙丽调的形成,谈到了评弹界许多大家,唯独不谈自己,显示了一代大师蒋月泉先生的风范。在整个寻访拍摄过程中,让我再次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蒋月泉,只要跟他谈评弹,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老人。虽说蒋月泉离我们而去已有九年了,但蒋月泉的艺术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相关阅读:

一唱就破音的4首歌曲,华晨宇2首邓紫棋1首,网友:求放过
伯克利走红的4位音乐鬼才,中国独占3位,网友:我的小骄傲
《我是唱作人》淘汰赛 周笔畅面纱造型惊艳全场
养生就要培养情趣
工作压力太大应该如何调节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