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秦腔

  秦腔发祥于秦地,乃我国梆子声腔的鼻祖,它是流淌在秦人血液里的文化,是秦人的精神家园。当二○○八年冬季十一月,首都举行“陕西秦腔文化周”时,我们一批在北京工作的秦腔迷们欢呼雀跃,高兴得像过节一样,天天有好戏看。更让人高兴的是在这个“陕西秦腔文化周”里,居然有我的家乡周至县剧团光荣参演!其他几台节目都是省、市剧团出演,县剧团仅此一家。回想这么多年在北京工作期间,每隔几年总有秦腔来京演出,我们几乎场场不缺席,百看不厌啊!即使在那个严酷的“文革”的岁月里,当时秦腔来京演出,而剧场却远在西郊的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距离我们的住地有几十里,我却和阎纲骑上自行车,迎着寒风,去看演出。遗憾的是,那场戏把人看得生气,秦腔不成秦腔,曲调大变样,成了样板戏。

  有时我回家乡,总希望看一场秦腔,那可是正宗的乡音,艺术的享受啊!

  记得有一次,时任省委副书记的牟玲生同志邀我和他去易俗社看戏,坐在剧场里,我被那熟悉的声腔和剧情深深地感染,忽发奇想:我为什么不是在西安工作?不就可以经常听到秦腔呀,却跑到了北京呢。

  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多次机会回家乡,参加一些会议或活动,对于回家乡我是百回不厌!因而看秦腔的机会就更多了。我曾几次和担任西安市领导工作、同时也是热爱秦腔并还能吼得一嗓子戏的程群力主席一同看戏、听秦腔,如痴如醉。还有几次我还和《人民日报》驻陕记者孟西安,和周至同乡王君,以及同在北京工作的朱佩君一起到西安的巷子里秦腔茶社听秦腔,很是过瘾。当然,这几年更是有幸多次和朋友们在西安、北京观摩到一批优秀秦腔演员和表演艺术家李瑞芳、马友仙、李梅、李娟、齐爱云、侯红琴、柳萍、李东桥、王新仓、孙存蝶、李小锋、刘随社、张武宏、任小蕾、惠敏莉、张蓓、张涛、李淑芳、茹曼等的精彩演出,其中有些艺术家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猛进剧团,有一个名演员萧若兰,那时他们常到周至来演出。我家在马召镇,距离县城二十多里,只要城里有戏,大人便引着我们小孩去赶集看戏。看多了,就爱上了。其实,那时剧情并不懂,却照样和舞台上的演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随着剧情的发展。然而萧若兰,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九八八年我和著名评论家阎纲应邀作为评委回西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时,恰好萧若兰也是评委,我们才第一次见了面。我对她说:“我小时候在周至看了你好多戏,迷上了秦腔。”她听了很开心,还开玩笑说:你那么小就迷上了秦腔,哪天我再给你唱。这次担任评委的还有时任陕西省电视台台长骞国政和作家李敬寅。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是时为永寿县剧团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著名演员赵改琴,她的一出精彩的 《三娘教子》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评委们一致高分赞赏。

  其实我和秦腔的结缘还是早在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我在周至中学读书时。那时为了配合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宣传新中国的成就,我们学校从各班选了一些爱好秦腔的学生组织了“周中剧团”,我便是其中的一名。当时领导和教练我们的是景庆勋老师。景老师课教得棒戏也导得好!他一边教书,一边育人,经常率领我和齐世鑫、袁瑞和、王正华、郝循一、吴崇厚等一伙娃娃演员,在周至县境内四处奔波为群众演出。演的节目有传统戏《走雪》,现代戏《穷人恨》、《血泪仇》、《保卫和平》等等,还有眉户戏。一时间我们在周至县走红,在街上行走时,居然还被人认出,群众指着我们的后背说:呀,这是演王仁厚的,那个是演红香的,还有那个演狗娃的……如同今天的明星,我们那时在周至县也真的火了一把!

  从此,我对秦腔格外入迷,格外钟情,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一声秦腔,内心就激动。因此到了后来在兰州大学读书时,又参加了兰大秦腔剧团,和同学又是同乡和同样热爱秦腔的阎纲、刘茵参加了多次演出。所以我和阎纲都认为我们后来走上文艺道路,是和受到秦腔的影响、景老师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景庆勋老师是阎纲在礼泉的小学老师,是我在周中的中学老师,你看这有多么巧!阎纲很喜欢周至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她妹妹阎振南还是周至媳妇呢!因此当九十年代初,我和阎纲在周至拜望景老师时,我俩规规矩矩地给当时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景老师深深三鞠躬,以谢恩师。

  再说这次周至剧团进京演出,带来的是新编秦腔古典剧《母子恨》,仅只两场演出,一票难求,场场满座!甚至由于座满,许多观众苦苦央求说:让我进去吧,我只要听听秦腔就行,不坐也成。果真,场内两条长长的过道上也席地坐满了人。终场谢幕后居然有三四百人坐着不起,不散场,直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演出没有让热心的观众过足瘾。两位主演只好再分别出场清唱一曲,热情的掌声经久不息!直到剧场大灯熄了,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这种场景很少见,演出大获成功!

  这出戏主要演员是秦腔新秀柳水涛和陈鹏军。剧情说的是元末明初,山西侯马县金沙村的逆子王进,由于母亲溺爱被坏人引诱变为市井无赖后,又气死父亲,弃母而投军。王母刘惠贤无奈讨饭寻儿,已为将军的王进不认生母,竟命衙役将母亲赶走。刘惠贤悲愤交加,欲投河自尽,恰被自幼失散的兄弟刘元帅搭救。母舅共斥逆子,王进自愧无颜苟活人世,遗血书于刘元帅,恳求在家乡修一座“忤逆坟”,甘愿以身诫世,遂自缢于娘娘庙中。刘惠贤不堪丧子之痛,也随之绝命。

  这是一个何等感人的历史故事!然而又有着耐人寻味的现实意义!

  陈鹏军的表演慷慨激越,秦风秦韵,看得出功力深厚,表演到位,博得观众阵阵的掌声。而柳水涛呢,唱腔是那样“繁音激楚、热耳酸心”,声情并茂,如泣如诉,委婉动听而感人至深!当她演唱到那大段大段的抒发悲情的剧情时,近千观众的剧场,安静得鸦雀无声,结束时突然爆发出雷动的掌声!有人窃窃私语说:这是一个县剧团呀,演出这么高的水平!

  岂不知周至县在陕西乃至西北是个有名的“戏窝子”呢!几十年来,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难以胜数的优秀演员,成为县、市、省上的人才尖子。周至剧团本身也是一个荣获省、市、全国多项奖励的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的单位。由于优秀,他们几乎一年四季都奔波在大西北五省区的城市、乡村里,为老百姓送好戏,演好戏,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辛苦是辛苦,但是从团长到演职人员却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光荣职责。对此,他们时刻不敢松懈,不敢忘记,并且在演出剧目中不断更新,不断提升。他们对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些传统戏,既是继承,又有发展。剧院搞得热气腾腾、红红火火。进了周至剧团谁也不愿轻意离开,剧团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多年来周至剧团人才辈出,好戏连台,名声愈来愈大,影响波及西北五省。这次又轰动了京城!可喜可贺!

相关阅读:

一唱就破音的4首歌曲,华晨宇2首邓紫棋1首,网友:求放过
伯克利走红的4位音乐鬼才,中国独占3位,网友:我的小骄傲
《我是唱作人》淘汰赛 周笔畅面纱造型惊艳全场
养生就要培养情趣
工作压力太大应该如何调节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