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教授中学美术,到退休后成为四川省老年大学的摄影老师,彭嘉祺的一生始终与教学、与摄影联在一起。原本单有美术功底、享有“中学美术高级教师”称誉的他,凭着对摄影的执着热爱与探索,同样在摄影教育领域开拓出了一片精彩天地。如今,69岁的彭老师是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委会会员,获得了“中国中小学摄影教材编委”聘书,及05年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优秀教师”荣誉。
摄影“白丁”的探索路
1961年,彭嘉祺开始在成都第二十中学教授美术。当时学校有一台双镜头反光箱照相机,是物理课讲光学实验用的,光学课一完就被闲置在仪器柜里。得知此情况的彭老师随即向校长申请使用,校长爽快同意。此前彭老师从未摸过相机,他先是在校园里四处拍照再拿到相馆冲印。后来不知足,就自己买显影罐来冲胶卷,再到相馆去印照片。一段时间后仍不知足,又自己买了相纸来印照片,但因没有放大机,只能印出跟底片同样大小的照片。到此彭老师还不罢休,但又实在买不起专业的放大机,于是他开始自己动手做。他到金牛区文化馆反复看那里展示的放大机的构造,回来后就收集废铁管、废木板,找不到铁皮做灯罩就改用厚纸壳做,打眼没钻子就到附近的农机厂找熟人钻孔,没螺丝就从那儿的废品堆里拆旧零件上的,最后狠下心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块最便宜的放大镜头,就这样花了有四个月时间拼出了一个放大机。彭老师感慨地回忆说:“你想那时是困难时期,是从嘴巴里面掏钱出来呀。”
有了放大机,彭老师主动自掏腰包给二十中做了一个宣传专栏。那时是62年,学校从成立起从未有自己拍照片、放印照片搞的宣传栏,照片一贴出来,全校师生都新奇地围拢来看。从那儿起,彭老师经常搞这样的专栏,比如学校的演出、体育活动或是盛大的会议,他都自己拍照、冲印,再放进专栏的橱窗里。四五次宣传过后,校长指示彭老师把宣传专栏继续做下去,由学校买单。此后,彭老师在学校拍照可谓如鱼得水,积累了很多拍摄经历,但这些都属于自顾自地“迷”摄影、“玩”摄影,还没有任何技法可言。真正开始接触专业摄影是从67年参加金牛区文化馆的摄影活动开始。那时文化馆会组织专家、记者来教授摄影辅导课。彭老师说:“我一个稀里糊涂玩摄影的人,听了几节课后豁然开朗!才一下感到原来摄影还如此科学、严密、高深,它其实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产物。”从此,他开始有目的地专研摄影,买书、看展览、请教专家,逐渐深入摄影的内涵。
后来借着自己在二十中教授摄影欣赏课的进修机会,同时因在摄影界的影响力加重,彭老师参加了两次高规格的培训。一次是1999年参加文化部下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部的培训,彭老师因考试成绩优异获得了“优秀学员”表彰并代表全体学员致辞,另一次是2001年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组办的全国摄影师等级考试评审员培训班。两次培训都是由国内摄影界的大师和权威教授讲课,彭老师感到自己的眼界和思路有了诸多开阔和完善,无论是摄影技艺还是教学思路,都受益匪浅。
2004年彭老师以作品《我的童年》获得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等部门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摄影作品铜奖“。
开拓二十中的摄影天地
最初,彭老师专攻美术,只教授西画和国画,81年恰逢高中教程改革,学校安排彭老师在高中部开设美术欣赏课和摄影欣赏课两门素质教育课。但问题来了,当时成都市中学教育领域摄影教程还是一片空白,上课根本没有现有教材可用,学校便要求彭老师自编教材。由于时间紧迫,彭老师只得一边上课一边提前课时编教材,编好的内容通过手工油印,发到学生手里。
为了教程改革起到实质性效果,学校还拨出专款支持摄影课,班里平均五个人配一台相机,还配备了大暗房教室,安放有专业的灯具、放大机、洗印设备,一个班五六十人在里面同时冲印相片。这在当时的成都市是唯一的。
彭老师感慨在抓分数、抓成绩的教育大背景中,只有”艰难地在缝隙中“坚持上课。值得肯定的是,课程开设几年后,此项改革最终获得了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三等奖,通过了揭题验收。彭老师还记得验收当天,学校请回了几个正在北京重点高校就读的二十中校友,让他们讲讲听课的心得,其中一个清华女生说”像这么好的课我可能一辈子再也遇不到了“。这也是对彭老师多年来教育成效的最由衷肯定。
省老年大学的人气教师
七年半前,成都有名的老摄影家韩国庆先生向省老年大学推荐彭老师担任摄影班老师。有过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更有过自己最初摸索摄影的弯路跟体会,彭老师很懂得用中老年学员易于接受的方式教授摄影,最突出的两点是有针对性和深入浅出。他强调,对于到老年大学来寻求晚年生活充实的人们来说,培养兴趣和信心很重要。
彭老师讲课不喜欢拘泥于课程章节,而是更愿意实时解答学员的疑问。比如近期课堂上,有好些学员提出他们最近痴迷于拍摄银杏树,希望老师能指点下。针对此问题,彭老师即刻调整了课程内容,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构图、明度、曝光等多方面讲解拍摄银杏树的技巧。学员们感觉大为过瘾。课间,有几位拿出个人私下拍摄的银杏树照片和一本画册中收录的照片让彭老师指点,一见呈上来的照片正好可用作刚才所讲要点的实际案例,彭老师又有针对性地挨个分析了各张照片。如此有针对性、且生动明晰的讲课方式颇受学员的欢迎。 因着丰富而有效的老龄教育经验,05年彭老师获得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优秀教师“荣誉称号。07年,他还参与了浙江摄影出版社主办的全国老年大学摄影教材的编撰工作,最初所写章节是”花卉摄影“,后因编写效率高、质量好,加编了”人物摄影“和”家庭摄影“两部分。
对初学摄影之友的建议
对于初学摄影的中老年朋友,彭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自身阅历丰富的优势,深入观察平时所熟知的人物、风光,从自己偏好的主题切入、从熟悉的环境切入开始练习拍摄。
第二,反复阅读相机的说明书,了解和熟悉相机的各方面性能。
第三,尽量不使用全自动挡拍摄,有助于理解和提升拍摄的技术。 第四,要多参与摄影技艺的交流,包括结交摄影友人、参加摄影展览,多看、多问、多总结,别闭门造车。
相关阅读:
郑恺被曝配合《跑男》制造话题,受罚有剧本?网友:不会再看了!
演多次女主都不红,胡歌也带不火她,比同班同学混的好却还不知足
央视主持人10年娶5位妻子,妻子身份曝光,原来是我们熟悉的她
名人养生之宋庆龄祛疾保健之道
康熙熟谙养生之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