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已进入冬季,但是对于那些喜好运动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很多适合冬季开展的健身项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那些喜欢运动的城市白领增加了许多休闲乐趣。
经久不衰的滑冰
锻炼强度:★★★
普及程度:★★★★
滑冰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冬季锻炼项目,由于环境要求不是很严格,在北方冬季可以滑冰的地方很多。又由于锻炼强度可以根据个人体力量力而行,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运动。
经常参加滑冰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更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勇敢精神。但是,强身健体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每年都有由于滑冰摔伤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骨科专家指出,如果在滑冰时不慎摔倒,感觉疼痛,发生畸形错位,或者是开放性骨折,应该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能擅自进行处理。
为安全起见,室外冰面应将滑冰区和垂钓区进行划分,同时滑冰区又分为初学区、熟练区和冰车嬉戏区,做到有条不紊;同时应有专人监督,随时注意冰面情况。
由于是暖冬,非专业冰场的冰面多数不够结实,如果一定要选择野外滑冰,先要勘察冰面的断面是横茬还是竖茬,横茬说明冰面厚实,可以承受足够的重量,竖茬的则不能尝试。再者,野外的冰场没人打理,上面的残雪和灰尘都是造成摔伤的重要原因。
另外,滑冰的时候身上不要带硬器,如钥匙、小刀、手机等,以免摔倒时硌伤自己。
老少皆宜的冬钓
锻炼强度:★★
普及程度:★★
钓鱼虽然是一个不分年龄的锻炼项目,但一直以来参与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进几年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到了这个行列。
由于冬季户外温度较低,又由于钓鱼需要长时间静坐在户外,所以保暖是每一个冬钓爱好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冬季外出钓鱼应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季冬室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寒流到来之时外出钓鱼,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甚至发生猝死。
因此,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钓者提个醒:冬季尽量避免到野外垂钓,即使外出钓鱼,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硝苯地平等,且标明存放处,以便他人取之。同时要保持一个好的心境,才能达到既娱乐又锻炼的目的。
挑战与速度的结合—滑雪
锻炼强度:★★★★
普及程度:★★★
随着北京周边滑雪场地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白领开始接触该项运动。但是由于场地需求、价格因素、个人装备等因素,目前在北京城市中普及率不是很高。
注意事项:
固定器避免滑雪伤害。所有的滑雪板上都有将滑雪靴固定在其上的装置, 在滑雪者跌倒时固定器会迅速松脱,因此避免滑雪伤害的重要防护器具之一。
滑雪装实用为上。应以保暖、防风雪、舒适合身、不妨碍行动及尽量减少风的阻力为原则。专业的滑雪装虽质量精良,但价格昂贵,因此一般只需购买实用的普通衣物即可。
滑雪靴保暖合脚。初学者和业余者选择保暖合脚及防水的滑雪靴即可。最好选择靴筒较低的短靴,以免影响足踝的屈转。
有色眼镜不可少。雪地上因阳光反射强烈,必须戴上有色眼镜来保持眼睛。镜架以塑胶制品较为安全;镜片颜色以黄色或茶色为佳。
勇敢者的游戏—冬泳
锻炼强度:★★★★★
普及程度:★
冬泳真可称的上是勇敢者的游戏,不仅仅需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更要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冬泳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的,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可能会因冬泳运动而导致病情加重,有较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肝脏病、精神障碍及糖尿病患者、过敏性体质者、外伤或有炎症等人群和酗酒者最好不要进行冬泳运动健身,否则会导致疾病突发或伤害身体,这些人若实在渴望参加冬泳运动,可以选择冷水浴、冷空气浴等比较缓和的冷刺激锻炼方式来代替冬泳运动。
想尝试冬泳的泳友一定要从夏天高水温时开始游,逐渐适应较低的水温,坚持不懈游到秋天,方可进行冬泳锻炼。不可心血来潮、突然在17度以下的低温水中冬泳,这样非但无益,反而对身体还有损害。
最好能坚持每天冬泳1次,每周至少应保持游2—3次,不游时最好进行冷水浴锻炼,以保持身体的抗寒能力。时游时停,就会使冬泳锻炼的效果减退,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冬泳最好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的时间,若只能早晨冬泳时,要在起床后少量进餐和运动半小时以后再进行冬泳。饭后、睡前不宜冬泳,大雾天、大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要作好准备活动,下水前要把肌肉活动开,然后更衣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大约要5分钟,身上有汗时不要冬泳,要等汗散发,让身体凉下来,然后走入水中,先往身上撩一些水,再全身入水,这样可以防止发生抽筋现象。
不要盲目跟别人攀比在水中的冬泳时间长度和游泳速度。普通冬泳爱好者更不要盲目挑战极限追求低温水中的冬泳时间长度,冬泳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对寒冷的承受能力,会对人的心脏等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相关阅读:
怎样练真气越练越健康?
健身房的四个坏习惯 千万不要有
刮腋毛会影响身体排毒吗?
热爱跑步人,原来都是这么练的!
冬季6大减肥攻略 教你冬季快速减脂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