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开始低了,又将是寒冷的冬季。在冬天坚持锻炼是需要意志力的,更需要科学的方法。由于低温,身体的关节和韧带不像其他季节那么灵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冬季锻炼究竟有哪些特点?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爱运动的你一定要关注本期内容。
冬练明显增强抗寒能力
冬季锻炼时,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能使体温调节中枢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提高人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至12倍。
如果经常在室外锻炼,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还能使造血机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也会增多,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冻伤、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天练长跑能预防感冒
长跑是一项全身性的锻炼项目,消耗能量大,锻炼效果好,而在冬季进行长跑锻炼好处更多。冬季气温较低,长跑能刺激机体保护性反应,血液循环加快,加速脑部血液流量,提高大脑体温中枢调节能力,从而供给大脑更多的养分,使大脑愈加清醒。
长跑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肌肉、骨髓、神经和各个脏器的健康工作,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预防感冒。此外,长跑能使人情绪饱满乐观、心情舒畅。在寒冷的天气中坚持长跑,还有助于锻炼意志力。
热身时间需多2至3倍
由于冷空气的刺激,人的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会明显降低,因此锻炼前的准备活动特别重要。最好用比平时多2至3倍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四肢关节和肌肉,还可以上下跳动来增加体温和身体的柔软性,这样能有效防止肌肉和关节受伤。
冬季在户外进行锻炼,人体的体能消耗较大,容易疲劳,锻炼前最好事先定好合适的运动量。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而言,在温度骤降的天气里进行锻炼要特别小心,最好尽量避免剧烈的户外运动。
冬练最好在阳光下进行
冬季里,早晨的气温一般较低。如果锻炼时间太早,存在着较多隐患。环境方面,日出前,一夜沉积的杂质、细菌都在空中漂浮,要待日出后才会逐渐散去。身体方面,因受寒冷空气的刺激,全身小血管发生保护性收缩,若已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那么血液阻力便会增大,血压就会上升,从而发生脑溢血,也可能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冬季健身运动最好选择在太阳出来以后或日落之前进行。阳光能使皮下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促使身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应多在阳光下锻炼。
项目和场地如何选择
耐力项目最适宜冬季锻炼身体,可以选择耐力性项目,也就是有氧运动,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自身体质。项目包括长跑、健步走、拳操、滑冰等等。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老年人可选择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因人而异,灵活掌握。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项目属于对抗性运动,容易发生身体接触,在冬季比较容易受伤,锻炼时要特别注意。
土地场地比较好 进行室外活动时,要注意活动场地的地面,尽量少在柏油路、石头地等硬路面进行锻炼。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此类地面要比夏天更加坚硬,对脚、腿、骨骼、关节冲击力加大,容易受伤。最好选择在土地上进行锻炼。
相关阅读:
怎样练真气越练越健康?
健身房的四个坏习惯 千万不要有
刮腋毛会影响身体排毒吗?
热爱跑步人,原来都是这么练的!
冬季6大减肥攻略 教你冬季快速减脂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