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诗人陆游《木山》诗说: 摩挲朝暮真千回。 《病减》诗也说: 病减停汤熨,身衰赖按摩。 陆游是个长寿诗人,在 人生七十古来稀 的古代社会,一直活到86岁的高龄。诗中透露,衰病者若要康复健身,按摩的作用不可忽视。
按摩作为保健医疗的一种,有着简便廉验的特色:简是方法简单,便是方便易行,廉是不花大钱,验是效验确凿。因为有着这些特色,无怪乎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这种具有较强民族特色的康复健身之法,要加以特别青睐了。
我国按摩起源极早,具有浓厚的原始医疗性质。先人们在劳动时或有扭伤不适,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在伤痛之处来回按摩,以求减轻病苦。日长时久下来,由于经验的积累,便渐渐地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按摩之法。早在《黄帝内经》中,按摩就被列为中医治病的疗法之一了。《灵枢·九针篇》说: 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一种治疗方法的确立,总少不了开山祖者的艰辛探索。劳动人民出于自觉不自觉的按摩是一回事,把它总结提高,有意识地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又是一回事。还在《黄帝内经》出现以前的上古之时,名医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按扤(w 《 眷佟保 妒芳恰 馊挡止 写 罚 k 健鞍磼n 就是按摩。唐司马贞《索引》作注道: 挢音九兆反,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扤音玩,亦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 医生为人按摩治病,自然少不了于按摩之时,为病人 夭挢引身 、 玩弄身体 ,使之气血调和,百脉流畅。
西汉之时,按摩之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时《五十二病方》(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载有 止血出者,燔发,以安(按)其痏 ,已把按摩之法配合治疗创伤出血。
而标志按摩之法正式成熟并形成体系的,则为《黄帝岐伯按摩》专著的推行于世。《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岐伯按摩》全书10卷,可惜后来佚失不传,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按摩发展史上的一大损失。
隋朝开始,太医署设医科、按摩科、咒禁科等,后来唐承隋制,于太医署分科中也有按摩科之设。唐朝太医署规定,按摩科设博士,师4人,工16人,学生15人。从此,按摩非但已经完全独立成科,并且还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传授制度。
其时按摩发展,已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条脉络:一条是作为医生治病之用的按摩,这种按摩,除了治疗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八疾 ,同时还广泛用于 损伤折跌 等正骨治疗;另一条是作为自摩自捏、康复保健之用的按摩,大多用于 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 ,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以及 每食讫,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等方面。
从养生康复角度看,自摩自捏的按摩之术,也和治病之用的按摩之术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立体系,并且方法众多,繁花纷呈。比如较为重要而常见的,就有干沐浴、熨目、挼耳、揩鼻、摩面、搓腰眼、揉腹、擦涌泉等法。
干沐浴 ,是用手搓擦四肢身体等部位。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 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百病皆除。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
关于干浴的好处,谷岱峰《保健按摩》说得明白: 这段功(指干沐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胃肠蠕动和四肢肌肉、关节功能的锻炼,增强新陈代谢,提高皮肤弹性,增强汗腺和皮脂的功能,以及皮肤抗寒和抗感染的能力,使肌肉到老年也不易松弛。擦身还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所以做完这段功之后,全身会感到舒适,精神愉快。在晚间睡前做,又有助于消除一天的疲劳。
熨目 ,是用两手大指背末节或小指背末节相互摩热,或者用两掌心摩擦生热后闭目熨在上眼睑上的
一套功法。所熨数目,一般为14次。平时按摩,若能坚持久久摩目,自然有着较好的明目之功。
挼耳 ,就是耳廓按摩功法。此功最好在每天睡起时,用左右两手掌按在耳门上,上下来回摩擦14次,把耳摩热。作用为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健脾补中,益肾聪耳。在挼耳的同时,陶弘景还指出, 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14次),复以左手从头上引右耳二七止 ,可以 令人延年不聋 。
所谓 揩鼻 ,就是两手大拇指微微屈起,主要用拇指末节的指背沿着鼻梁骨的左右两侧,上下往复略为用力地来回揩擦14次,作用除增进嗅觉、防止伤风鼻塞外,还有助于萎缩性鼻炎等病的康复。
在保健按摩中, 摩面 也是很重要的一法。其法: 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 作用为: 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 (《养性延命录》)自古以来,养生家有 手常在面 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一摩面功法。
搓腰眼 ,就是搓第三腰椎棘突左右两侧的凹陷处,因为该处略有凹陷,所以俗称 腰眼 。搓时两手掌心搓热,从腰眼处直搓到尾闾附近,然后再搓回原处。这样上下来回,也是搓14次。如能增加次数则多多益善。
搓腰眼不仅可以壮腰健肾,提高腰肌的耐力,并且对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月经不调以及坐骨神经痛等证,也有着较好的康复效用。
揉腹 ,就是腹部按摩功法。按摩时右手从心窝左下方开始,经过脐下小腹向右回上,仍还原处为一次,摩时绕脐而过,计14次,然后用左手做反方向按摩,方法和次数和右手相同。如果需要,也可缩小按摩范围,如仅局限于脐上胃脘或脐下小腹的小圈子按摩便是。
揉腹主要作用于肠胃,以及部分性器官疾患等,如只需调养胃部,则摩上腹胃脘,如需调治慢性肠炎或小便失禁、尿液潴留,以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则可做环脐或下腹的局部性按摩。
擦涌泉 ,就是按摩脚心的功法。涌泉位于脚心略微偏上的凹陷里,是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擦涌泉的时间,一般以晚间洗脚后为最理想。这时脚已洗清,顺便按摩,极为方便。擦时可先用右手手指部擦左脚心,接着再用左手手指部擦右脚心,次数不限,可以擦热后再擦,愈多愈好。
擦涌泉的作用,不但在于健足,并且能够引火下行,有清心明目的作用。同时,对于腰膝酸软、不耐久行、目眩头晕、心悸失眠,甚至梦遗失精等证,也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相关阅读:
怎样练真气越练越健康?
健身房的四个坏习惯 千万不要有
刮腋毛会影响身体排毒吗?
热爱跑步人,原来都是这么练的!
冬季6大减肥攻略 教你冬季快速减脂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