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太极拳的特点
一:拳式小巧紧凑 武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小架式,故又称武氏小架式;郝氏小架,孙氏小架均来自武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虽然来自陈氏大架核小架,但武氏更发挥了小架式之特点,充分体现出贴身进战的太极特性。因而有“出手不过足尖”,“双手各管半边“的说法 。
武式太极拳套路乃武禹襄以实验之法,选出可用之式,连贯而成,因而拳式紧凑,既无散乱之惑,故此不同于表演或比赛而编排者。
二: 身法中正安舒 虽然各式太极拳均讲身法正直,即头部要做到虚领顶颈,身躯要做到含胸拨背,直腰送胯以及尾闾中正等等,但大架式太极拳和中架式太极拳,由于拳架较大,又多用弓步步型,所以身躯必然要随之稍有前倾之势,以顺其力;而武氏太极拳,拳式小巧,步法灵活,近跟退撤,定式有多用虚步,丁步,后虚步,所以身躯更为正直,打拳好似散步时之姿势,故而称之为中正安舒。
三:步法灵活多变 武禹襄武功基础身后,体现在武氏太极拳的步法上它除了包括普及太极拳式中常用的弓,马,丁,虚,扑五种步型和退进横胯三种步法外,尚有并步,*步,后虚步,下势步,横档步,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摆步,碾步,践步,跨步等步法以及震脚,起脚,踢脚,十字摆莲,二起脚等脚法,
四:讲求敷盖对吞 武氏太极拳注重内功,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讲求敷盖对吞;敷盖对吞者即为以自身之内气运于周身四体,再施之于披身的太极上乘功夫。敷盖对吞四字乃为手法但劲起于足,变换在腿,含蓄在胸,主宰在腰,运动在肩,上于两臂联系,上下两跨相随尽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相关阅读:
跑步机锻炼注意跑步姿势
如何预防户外运动伤害
每天什么时间锻炼健身才是最好?
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跑步有利于身心 简单小贴士让你健康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