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浅说

  武派太极的创始人武禹襄是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推为与董杨李三人齐名的高手。孙先生没有亲眼看到这四个人但却对其推崇倍至,主要是通过他所接触到的这些人各自的传人。下面我也通过我平素之所见来谈谈武派太极。

  武禹襄先生的武功得到过杨禄禅、陈清萍二人的陶冶,前后时间不长,但重要的是他在河南得到了王宗岳的拳论,而且他不自私,将此拳论注释后公之于天下,功高千古。我认为,民国之前太极拳的理论主要有三个体系一是陈家(长兴公十要论占其一,陈鑫的书占其九);二为杨家,主要是其家传老谱,近年公布;三就是武派了,包括王宗岳、武、李等人的论述,是问世最早、体系最完备的一支,其对太极拳的兴盛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武、李诸人为文人,生活无忧,不以教拳为生,所以对太极理论总结提升,对用法精益求精,而且绝不保守,对弟子倾囊而授,毫不藏私。仅以其一时短打而言,从二十三到三十六再到今天的五十八打,代代皆有增补,其文人好学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高手不一定是明师,唯有善于钻研,心思敏捷能够因机设教、引人而异的人(如董海川)才能成为好的老师。武派多明师,原因可能在于他是最没有门户之分的一派,其弟子成名者如杨班侯、孙禄堂、如王其和、董英杰;都学而能化,有所创新,甚至破门而出,但武派绝无恶言相向大打出手等江湖习气:在董英杰随杨澄甫南下时,李宝玉更亲自前往授其用法,生怕弟子吃亏,高风亮节一时无两。

  武派的理论之高有目共睹,不必赘言。如郝月如、少如的拳论就已经涉及到对拳架结构的科学合理分析,其论阴阳、虚实、中轴与八方,简洁透彻,比现在很多人自造名词要好的多。二水先生的网站上有金仁霖先生当年记录的郝少如授拳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

  武派有老架、新架之分,区分只在郝和将起承开合纳入拳架后,有圈和无圈,圈大和圈小之别耳,窃以为加圈后的新架到更接近陈清萍的小架。今日的武派,因地域的不同,个人悟性的差别,已经变化极大,但其宗旨却保留着干枝老梅的质朴。姚继祖一派谨守规矩,功夫最纯;郝少如一派理法精湛,得其神髓;东北陈明洁一派,总揽诸长,注重实战;欧阳芳大隐于市、潜而不出,石逢春、志成父子独创小架,惜未见之。值得一提的倒是今人祁悦曾,得到武(延绪)、李(石泉)真传,拳法劲力纵横,我看与意拳有异曲同工之妙,实是后起之秀。武派的刀、枪(杆)与陈家略同,剑法十三与形意门的连环剑相同,五十四剑与杨家同,二十五剑、三十六剑、三十六棍、三十六刀则是自己门内的创新。

  赵光之先生转贴我文章时将游吟剑客的各派太极大观贴入,引起部分人的误解,我在此声明,本人并非游吟剑客,也无意掠他人之美,请大家明察。

相关阅读:

跑步机锻炼注意跑步姿势
如何预防户外运动伤害
每天什么时间锻炼健身才是最好?
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跑步有利于身心 简单小贴士让你健康跑步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