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即使说出来的,也只是各种褒义词的累积而已,我们所表现的一个个事例,一句句话语,真的就表达了自己所有的感受吗?不能够,我们做不到,那种感觉太自我了,我们即使是很好的演员,最棒的演说家,也无法全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们的行为或话语,只是表达了那一种情绪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被爱的人理解的可能也只是部分里面的部分,根本就是无从全面理解的,因为自己原本就不可能全面表达。原来,爱情从在内心酝酿,到用言行表达,到最终被爱的人理解,是一个巨大而迅速的衰减的过程啊,所以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误会、误解,让相爱的人的感觉里添加了其他的成分,并且逐渐扩大,最终替代了原有的感觉,被归结为“缘尽了”或“没缘分”。
爱情的这种感受性或许本就注定了它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即使是同一种表达方式,它蕴涵的内在含义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肯定也会不尽相同。反过来,对方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此时是心有灵犀,彼时就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我在想,或许爱情原本就是这样的,灿烂而短暂,如烟火如昙花,它不可能象人们期望的那么永久,是我们自己强行在前面加上了诸如“永远、永恒”等定语,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了,所以才会痛苦、迷茫,不能自拔,短暂的幸福之后是长久的痛苦,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挣扎中,品尝酸甜苦辣,体会人生,经历生命。如果正视爱情的这种不确定性,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这样的方式,人们反而会更轻松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