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这个词,现在已经被我们很八卦地挂在嘴上了,不过,是谁起名为八卦,现在又演变成怎样?关于它的来历,这里仍然有必要在此“扒”上一“八”。
如果不把《易经》或类似的神秘主义理论及符号考虑在内,“八卦”最初应来源于粤语,指一种不无烦琐主义的生活态度,凡事都要卜卦,故“八卦”在粤语中的全称是“诸事八卦”。至于“八卦新闻”,则由“八卦”直接衍生而来,相当于英语之gossip或fluffy news。此外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报刊争相刊登美女裸照,因受制于法律和社会道德,不得不在裸照的“三点”位置贴上一个“八卦”图案,相当于后来的“马赛克”,“八卦新闻”遂由此而得名。
在粤语里,“八”是“八卦”的动词形态,“八卦”是一种生活态度,“八卦新闻”就是对这种态度的迎合与激励。香港之所以成为华人社会中“八卦新闻”的大本营,一方面系因香港是人均拥有报刊数量全球最高的地区(人口600万,出版报刊742份,同时又是亚洲读报人数最多的地区),另一方面,香港又是亚洲的娱乐产业中心,更重要的一点,是港人的平均教育程度不高,这种情况与小报及“八卦新闻”的始祖英国十分相似,英国在欧洲相对偏高的产业工人比例,是《太阳报》在销量上十倍于《泰晤士报》的群众基础。所以美国媒体对o.j的八卦远不如英国同行对戴安娜和皇室的八卦。
至于香港的八卦文化,我认为以前几年粤剧名伶新马师曾去世后的家族争产案为巅峰,这个事件几乎囊括了财产、阴谋、暴力、娱乐、性、背叛、道德等等标准肥皂剧所应具备的全部元素,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全港媒体开足马力,追踪报道着事件每一天的最新进展,与此同时,电视台记者只要在街上随便拉住一个路人,该路人不分男女老少,看上去竟也丝毫不怀疑自己有责任就此事表态。
这种八卦的境界,英国人也难以企及。在某种程度上,八卦文化已经成为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得在沉重的压力下顽强生存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