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不久,见过社会各界的朋友,因为刚好碰上《华尔街风水师·下》出版,大家竟然不象过去见面那而凑到一起就谈花边新闻,而是比较严肃地商量起“怎样推广风水。”
红尘的答案是:我不推广风水。
风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份,对历史影响之深远没有人可以反对,只从历来的有无之争,从天子到百姓的应用,行业内的门派之争,人与人的风水大战,到古代记载的国与国之间的斩龙脉之战,都可以证明风水的影响力。我没有说风水是好是坏的意思,我只是想说象树大招风,没有影响力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争不争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学术系统还需要推广吗?
多年来很多人向我提过“推广风水”,事实上我也曾经觉得这是我的义务,身为风水研究爱好者,还背负着一点传承,做了一些实践,有了一些经验,不为风水做些什么贴金的事好象挺不象话也不好意思,直到一天一位着名记者突然在msn上和我联系,他问我美国有没有风水协会,我说有,而且大多是洋人。他说想我在纽约办一个风水协会,由华人推广风水文化。
我的问题突然冒了出来:“为什么?”
我一个业内人士有这个想法还情有可缘,一位大记者为什么要推广风水?他沉默了一会,大概想不到我会这样问(也许是真忙),然后才回答:“为了推广中国文化。”
风水是文化吗?我作为业内人士就不觉得风水和文化有直接关系。当然我也可以举出很例子和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来证明风水是文化,但这毕竟只是风水的副作用,老实说就算是街上的烙饼放到欧洲街头一样有洋人认为是中国文化,何况中国文化中闪光的东西等着推广的东西多如牛毛,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别忘了烹调,这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的文化)什么都有,这些都是文化的大成,风水放进其中只是一门技术。
也许这就是区别,对我来说风水只是一门技术,对他来说风水更接近“文化”,而且这“文化”很好却没人知道,于是要合伙推广一下,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东西好,一起分享也可以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多些影响力。现在的问题是他用同样的问题回答了的问题,因为要推广中国文化所以要推广风水,道理上有点象因为穷所以没钱,因果成了重影。
我说所谓行业协会,一为保护业内人士,二为推动业内发展,任何协会的最终目的都是这样,我们组织海外风水协会也是这个目的吗?回答是久久的沉默,然后是“我有个私人电话要接。。。。。。”对话就中止了。
我也许让这位朋友失望了,不过和他的对话让我了解了自己,对风水也多了一层想法。
人不会推广一团垃圾,任何要推广的东西,都是因为真的不错,可是没人知道。而我对风水的认识是——风水还没有好到要推广的地步。
古代的风水到现代仍没有脱去传统的外衣,红尘说起风水仍是一嘴古话和口诀。风水的内容已经被现代风水师发挥过,比如古风水中没有人会安排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位置,电话和电脑在五行分类中就更古怪了,这些被现代风水师解决了;古风水中没有摩天大楼的口诀,从来没有老师告诉我一百层和二层何地风水更好,这些都是现代风水师在摸索和实践中找出来的答案。过去曾有旧风水师说高楼风水不好,因为不接地气。可是世界上哪个大公司不是高高在上?最后我在古风水书里找到理论根据,原来有一种叫鸟衔葬的风水布局是在垂直的绝壁之上,这和摩天大楼上的写字楼有同样的形态,垂直的楼面高处开出一缺,那位置正是全楼最旺的地方,我经过比较多实践印证之后确定了这个经验,现在称这种布局叫鸟衔xx局,那个xx会因外局而变造成不同的效果。对“鸟衔葬”的转换应用就算是我对风水的一点小贡献吧,大家可想而知现代风水就是这样实践出来的。
一句话说,古风水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也不能完全解读现代繁杂多变的事物和建筑,要应用古风水就要风水师灵活应变,经验加内化,于是世上的风水师天才辈出互不交流,事实上来不及交流也没有好方法好组织去交流。人人都零零碎碎地学一些,发现一些,有对有错无法印证,水平高低无法评价,到了下一代风水师又重新再摸索一次,风水系统散之又散,学风水者苦之又苦。这样一个庞杂混乱的旧学术真是适合推广吗?
风水带着精密的核心枝术,比如在天然地形上的选址,也就是寻龙点穴;比如对事件的推算和预测,最后用修改环境去改变事件,也就是测事布局。风水也有许多在未开明的旧历史中必然兼备的功能,比如各地风水都要迁就着各地风俗,下葬时的风俗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家的葬俗才是正宗,建筑物一定要建成什么格局才是好风水,象四合院就是一个风水经典格局,旧京城里全是四合院,人人都觉得这样风水最好,其实也就是一个风俗,四合院里一样有人富贵有人愁。旧风水师是道士巫师医生和喜丧两事的主持人,身份和学术都很模糊,直到今天还有人邀红尘当葬礼主持人,红尘曾在纽约唐人街主持葬礼,应家属要求这样说:
“现在盖棺——请佛教徒背过脸(其实南方华人都有这个风俗),请属狗的来宾先出去,基督徒请正常肃立。。。”
这是风水师要干的事吗?对,古代就是这么干的。
这是风水吗?对,古代就认为这是风水。
其实这不是风水,因为古代还没有细致的社会分工,风水中混合了太多民俗,也许让人有文化感的正是这种恢弘的混乱背景。
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致,风水师本来要做的事都被各行各业抢去了,现在风水师就是要看风水做设计。连风水中本来学术性的内容,也被地理学,地质学,建筑学分去了大半还发展得出奇完善,这些学科精准有效,绝非风水可以想象和取代。大家千万不只找一风水师去规划城市楼盘,堪察地质,设计大楼画蓝图,风水师在这些专家身边只能傻看,除非他也会这些新学科。
不过风水自有重要之处,不然红尘也不做风水师了。
例如建筑师画出的图建出的房子一定考虑到材质和使用,其美感和合理生态对生理和心理的帮助,可是他不可能考虑到您的健康,升学,升职,事业,感情,子女这些人生中的又说不清又很重要的事,对生活的关怀最终要交给风水师,在建筑师的基础上布好风水局让住宅适合居民的先天条件和生理规律(命宅相配)。、
例如地理学家选址建城,他可以考虑到城市的持续发展空间,城市未来定位,政经机构和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布局,可是他不可能想到什么时候会有天灾,火灾,社会问题,管理问题,如果避免,面对这些软性的事件又要请出风水师来全盘考虑。
所以风水不可能取代现代学科,风水只能和相关学科合作,甚至溶合。不过爱好风水的朋友们不用担心,风水绝对不会溶入到其他学科然后消失,因为风水有独立的原理,只有独立才可以有个性有系统地逐个溶入,让冷冰冰的现代学科温情起来,有更人性化的实用。
今天的风水不需要推广,目前新旧风水青黄不接,新风水根本不成系统,只有各人自有的风水绝招;风水业内的执业者还不能统一地、不卑不亢地面对学术,这样的实质和行业面目如何代表中国文化去推广?
今天的风水最需要推进,我们在看清风水的真面目之后客观地扬弃,让风水放下历史的重壳轻装上路。首先要把风水技术厘清,统一;然后要有一套结合各行业的体系,业内人士首先不要自己孤立风水,不必傲视天下也不必摆出一副含冤待雪之相要人家认同。
前天和北大课题组谈到“软实力”,我发现这个概念特别适合诠释风水,在这里借用一下。
如果有一天,风水可以成为工商各界和建筑环境等各种行业的软实力,风水师可以和每一个行业的专家因为合作成为朋友,我们还需要推广风水吗?不必了,风水将会被社会愉快地接受和承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