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孩子的小舌头应该是什么样子?
正常健康的孩子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的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孩子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实,小舌头就像反映孩子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更是在小舌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对小舌头的变化能够有所了解,就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防患于未然。这样就可使孩子减少生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孩子发热时的小舌头
孩子感冒发烧,首先表现在舌体缩短,舌头发红,经常伸出口外,舌苔较少,或虽然有舌苔但苔少而发干。如果体温较高,舌质呈绛红色,说明孩子热重伤耗津液,所以孩子经常会主动要求喝水。如果同时伴有大便干燥,往往口中会有秽浊气味。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妈妈应该引起重视。发热严重的孩子,还可看到舌头上有粗大的红色芒刺,犹如市场上的杨梅一样,这种“杨梅舌”多见于患猩红热或川崎病的孩子。
处理对策
1、应注意及时为孩子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
2、注意多给孩子饮白开水,少食油腻食物及甜度较大的水果。
3、可购买新鲜的芦根或者干品芦根煎水给孩子服用。
第1页:宝宝生啥病让舌头"告诉"你 第2页:宝宝生啥病让舌头"告诉"你
孩子不爱吃饭时的小舌头
有的孩子平时就很能吃,一看到喜爱的食物就会吃很多。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到孩子吃得多,不但不加以劝阻,还会很高兴,不停地鼓励孩子多吃。这样,就会使孩子吃得过多、过饱,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往往到了第二天,孩子就可能会不爱吃饭,还有的孩子出现肚子胀气、疼痛,严重时还会发生呕吐,吐出物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
小一点的孩子会由于积食导致腹泻,此时观察孩子的小舌头,可看到舌上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会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这种情况多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
处理对策
1、当孩子出现这种舌苔时,饮食要清淡些。对于食欲特别好的孩子,应该及时提醒每餐适量,以使肠胃得到充分的休息。
2、如果孩子一旦出现乳食积滞,可酌情选用有消食功效的药物,消食导滞,保证大便畅通。
3、也可以采用鸡内金15克、茯苓10克、山楂30克煎水服用,每日一剂。
4、如果孩子的大便干燥,腹胀明显,可以用炒二丑15克、生黄芪15克煎水服用,也可起到消食导滞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频频头晕,却总是查不出病因,不妨到医院看看,是否耳屎在作怪。医院耳鼻咽喉中心表示,不少小宝宝常年头晕,打针吃药可总是治不好,原来就是耳屎惹的祸。原来是很多爸爸妈妈给小宝宝掏耳朵的时候,小宝宝就喊疼,因此爸爸妈妈就不给宝宝掏耳朵了。这样却引起小宝宝经常头痛。
耳鼻咽喉中心主任表示,孩子年龄小不易配合医生,若耳屎又大又硬,则需要采用特制耵聍水滴耳,每日4-5次,每次3-4滴,连续3-4天,软化耵聍(耳屎的学名)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耵聍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并给予局部涂抹消毒,进行处理。
不少父母提问,耳屎不是不能随便掏吗?专家表示,耳屎是淡黄色黏稠物,具有保护外耳道及粘附灰尘或异物等作用,干燥后,呈黄色蜡样屑片;也有少数呈油状,俗称“油耳”。正常情况下,干性耵聍只轻轻附着于外耳道皮肤上,咀嚼、说话、张口时随下颌关节的运动,会不断脱落,排出耳道外,因此,没必要担心耵聍的堆积堵塞。但当耵聍分泌异常增多或排出受阻时,会发生耳屎堆积在耳道内,即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尤其是油性耳屎,往往容易形成褐色凝聚物造成栓塞,当刺激外耳道甚至鼓膜时,还会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因此必须及时处理。
人们比身材要看“三围”,买衣服要量“三围”,辨别某些疾病也需要“三围”指标。相比之下,宝宝的身体从上到下就像一个“筒”,实在没什么“三围”可言。其实孩子也有“三围”,只是此“三围”非彼“三围”,即头围、胸围和腹围。
一、头围
从出生到2岁,头围增长速度很快,2岁后变慢。家长可用软尺从孩子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圈测量,通常新生儿为34厘米,6个月为43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8厘米。
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如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且抬头、坐立、行走、语言等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龄宝宝时,说明其脑发育可能迟缓。这时应到医院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
另外,头围需要定期测量,如果宝宝在正常生长期,头围增长突然变快,也要怀疑是否疾病造成。尤其是出现了烦躁、哭闹、呕吐、头痛、抽搐、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等表现,更要警惕,以防孩子患上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二、胸围
因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所以胸围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孩子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超过头围。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这除了有营养因素外,与不重视爬行和胸廓锻炼也有关。胸围是用软尺平乳头绕一周的长度。新生儿为32厘米,6个月为44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9厘米。
若发现孩子胸部有明显凹陷或凸起,应尽早请医生检查。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偻病可形成鸡胸或漏斗形,有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使左侧胸骨隆起。
三、腹围
孩子的腹围易受肠部变化影响,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健康孩子可不测量,腹部异常大时(如腹水患儿)应定时测量对比。显著的慢性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及巨结肠等。显著的腹部下陷,可能是消瘦及脱水等。
不过要提醒的是,男女略有差别,家长给孩子测量头胸围最好到正规专科医院。建议6个月以前的宝宝,每个月到专科医院测量一次;6个月到1岁的宝宝,2-3个月测量一次;1岁以后3-6个月测量一次。
头发的生命周期
就如我们的皮肤和身体的细胞一样,头发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生长、停留然后脱落在生长的一个过程。
即使头发是停留在头部,但如果新的头发又开始生长的话,它还是会继续脱落的。所以如果你的宝宝是一出生头发就开始脱落的话,你应该高兴,因为这表明了他的头发开始生长了。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过于关注宝宝出生时头发的质地和颜色,因为他头发可能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就会变得完全不同,所以现在的头发只是暂时性的。
而头发脱落之后,一般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长出来,你需要多点耐心,等待宝宝的头发重新生长出来。不过通常都是女宝宝的父母会比较希望宝宝的头发尽快长出来,因为如果没有头发父母会经常被问到究竟宝宝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
宝宝光头的其他原因
有些宝宝的秃头是呈现块状的,有的宝宝可能是后脑勺没有头发,有的则是侧面。即使宝宝只是利用婴儿床的垫子等挠头部也会出现这种块状的光秃,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但仍有办法可以降低脱发的程度,那就是不断地转变宝宝睡觉的姿势,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头部的某一处接触垫子的时间过长以致出现块状脱发。同时如果给宝宝梳头的力度过大的话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动作一定要轻。如果宝宝持续脱发的现象维持了很久没有改善的迹象的话一定要咨询医生。
头皮保护措施
父母除了要小心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以外,还要保护好宝宝幼嫩的头皮。没有头发的宝宝由于没有天然的保护,所以对于阳光敏感。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小于6个月的婴儿宝宝最好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假如要外出的话一定要给宝宝戴上帽子,给头部增加保护。
细节一:拉链意外
夹住“小鸡鸡”
周奶奶没想到,帮4岁半的小孙子轩轩洗个澡都能伤到他的“小鸡鸡”。上周一下午,奶奶替疯玩了半天的轩轩脱衣裤洗澡,裤子拉链稍微有点紧,奶奶一用力拉扯,“嘶”的一声,拉链刚好把轩轩“小鸡鸡”给夹住了,轩轩当即号啕大哭。奶奶也不敢乱动,拿块毛巾把他裹上就送到了医院。
接诊医生马上为轩轩进行消毒处理,在试图夹坏拉链未果后,只得在他包皮局部注射了麻药。不一会儿,包皮由于麻药作用水肿变短,轻轻牵拉后“小鸡鸡”即从拉链夹口处滑了出来。“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应对也有经验了。”医生说。
细节二:男童骑马
警惕骑跨伤
专家介绍,男童“小鸡鸡”意外受伤的种类多样,包括夹伤、割伤、骑跨伤、踢伤等。
“骑跨伤威胁不小,可能导致严重的男童阴茎意外伤害。幼儿普遍喜欢玩旋转木马,还有的甚至骑真马,男孩子骑上去又好动,一旦摔下,非常容易导致‘小鸡鸡’及周围组织损伤。”朱颉医生介绍,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别耽误,应及时将孩子送医院。
而由马桶盖、裤子拉链引起的伤害也不少。“有些小男孩小便后自己拉裤子拉链,结果太用力就可能造成‘小鸡鸡’卡在拉链那里,怎么也出不来。最后,只得用专业手段解决。”医生说。
此外,四五岁的男童因为身高的缘故,其“小鸡鸡”的高度刚好与抽水马桶坐垫高度不相上下,他们在“嘘嘘”的时候,马桶盖如果不凑巧翻下来,也可能压伤“小鸡鸡”。
此外,小朋友之间产生冲突互踢“小鸡鸡”导致踢伤流血的事件也偶有发生。还有极个别缺乏看护的儿童,“小鸡鸡”曾被开水烫伤、被尖锐物碰伤等。
“像裤子拉拉链,父母非但在帮忙时要小心轻拉,还得教会孩子自己进行时别急躁、有耐性。此外,还应反复教育孩子在玩耍时保护两个重点部位别受到损伤,即头部和会阴部,如果遇到外力,应有意识地护头、护裆。”医生介绍,过于高大的马或旋转木马,建议家长与孩子同骑一匹,或者年纪稍长再骑。
细节三:包皮垢感染
“小鸡鸡”出血
“上面提到的这些意外伤在临床上都是零星散发,个体发生几率相对较小。在男童生殖器问题中,真正占比例最大的还是包皮垢急性感染,这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疾病。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与家长护理不当有关,更值得警醒。”专家表示。
医生告诉记者,经常看到父母急匆匆带着孩子来看病,当着医生的面怒气冲冲质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流血?是不是打架了?”“我们一检查,发现完全属于冤枉,孩子没有任何过错,反而是家长的错。‘小鸡鸡’出血,通常是由于家长没有给孩子清洗包皮,污垢长时间藏在包皮里发炎,甚至引起包皮粘连固定,孩子运动摩擦后,就导致出血。但家长缺乏相关经验,看到孩子‘小鸡鸡’出血,就以为孩子顽皮打架自己造成的。”医生说。
专家介绍,包皮垢感染的症状有痛、肿、出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孩子身上,最小的几个月,最大的10多岁。和成人不同,孩子的包皮与阴茎的尺寸是不成比例的,如果没有包茎或包皮过长,成人后能露出的龟头,被长长的包皮严密包裹,特别容易藏污纳垢,内裤、尿片等细小的纤维容易躲进里面,导致孩子阴茎发炎。
细节四:清洁“小鸡鸡”
别忘皱褶位
专家介绍,孩子的阴囊、阴茎皮肤皱褶多,汗腺多,分泌力强,大量的汗液、尿液及粪便残渣易污染到阴茎、阴囊和会阴区,如果通风不畅,容易导致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另外,阴茎头部冠状沟内相当容易积淀脏物,形成白色甚至紫黑色的“包皮垢”。包皮垢是细菌繁殖的温床,它很容易导致包皮和阴茎头发炎。
清洗时首先要在孩子大便后将其肛门周围擦干净。可用温水沾湿柔软毛巾或是湿纸巾,擦干净肛门周围的脏物; 其次,父母要帮助孩子擦拭其生殖器根部和里面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但不要太用力。可以把小毛巾或湿纸巾叠成小方块,然后用折叠的边缘横着擦拭。专家提醒,给幼童擦屁股最好别用干纸巾,否则很容易掉纸屑,成为包皮污垢的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男童阴囊表面的皱褶里也很容易聚集污垢,家长可以用手指将皱褶展开后擦拭,等“小鸡鸡”完全晾干后再换上干净、透气的尿布。
“家长在做以上动作时都务必保持轻柔,男童肌肤娇嫩,生殖器部位又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过度刺激会让孩子感到不适。”许子彬副教授介绍。
男童的睾丸如果长期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将可能导致日后制造精子能力下降,所以父母要记得给男童穿较为宽松的裤子,保持下身的通风和干燥。
如果包皮垢感染反复发作,应选择到小儿外科做包皮环切术。
准备出发——宝宝装备一样也不能少
春节期间带宝宝到亲友家做客,爸爸妈妈们首先得注意宝宝的保暖问题,外出时多为宝宝穿衣服,最好里面穿着保暖衣,外面套一个大的羽绒服,这样到主人家后可以把外套脱掉,宝宝活动方便,走时再穿上,这样即省事又保暖,且不容易让宝宝宝闪着。在上下车和进出亲戚家时,都要注意增减宝宝的衣服,以免受凉引起感冒。如宝宝太小,要带上足够的尿不湿。如果此次做客要留宿,您需要准备好宝宝的奶粉,奶瓶,喝水瓶、尿片,换洗衣物,再带些感冒药或是其它药类,特别是跟腹泻有关的药品(吃的东西多)以及碰伤药等,这些都是宝宝的必需品,一样也不能少。最好再带上宝宝平时最喜欢的小玩具,因为宝宝在陌生的环境,有时是需要心爱的小玩具来陪着自己玩,以给自己增加安全感。带着宝宝走亲访友,是宝宝接触陌生人物的最好机会,出发前要提前告诉宝宝,将要去哪个亲戚家,见面了要问个好(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要提前告诉他一两个手势),离别了要说再见。不随便拿人家的东西。
爱心提示:可以提前打电话与主人商量几件事,如睡眠细节。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有婴儿床,高脚椅或婴儿车,如果有,可以先借用一下,你就不必拖着这些东西了。
到达之后——如何消除宝宝不安全感?
比较内向的孩子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这么多陌生的人,他的内心可能是恐慌的,可能和平时在家的表现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安慰,尽量关心,不要强加些比如“你怎么这样怕生,你怎么不乖,不给妈妈面子……”等等之类的话给孩子,别看宝贝们小,可是他们的心思细腻和敏感着呢。爸爸妈妈可以和亲友们陪宝宝做角色扮演游戏,尽量减少宝宝的不安全感。可以在游戏中教宝宝如何向亲友请安、拜年,这样不但学会了礼节,更增加了孩子与亲友的感情。如果亲戚家里也有小孩子,可以在大人的监护下,让宝宝与哥哥姐姐们玩耍,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起陌生的成年人,宝宝们更爱与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们亲近,毕竟他们之间没有“代沟”,呵呵。
爱心提示:如果陌生的亲戚想要抱宝宝,切不可硬给人家抱,会让宝宝更加地没有安全感,容易被吓着了。
逗弄宝宝——健康适度很重要
逗弄宝宝应是健康、适度的,否则会带来许多隐患。适当地逗逗宝宝,既可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宝宝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止,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还有一些大人喜欢用手去抓摸小男孩的生殖器逗他乐,这种逗乐方式不但不雅观,还对宝宝的健康有不良影响。有可能使宝宝以后出现手淫的坏习惯,加上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粘膜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会侵入宝宝尿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爱心提示:未满周岁的宝宝极其可爱,总能惹来家人、朋友一番逗弄,当然宝宝也乐得开怀。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宝宝毕竟还很脆弱,成人的许多逗弄一定要适可而止。
孩子的小舌头像地图时
地图舌是指舌体淡白,舌苔有一处或多处剥脱,剥脱的边高突如框,形如地图,每每在吃热粥时会有不适或轻微疼痛。地图舌一般多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或孩子患病时间较久,使体内气阴两伤。患有地图舌的孩子,往往容易挑食、偏食、爱食冷饮、睡眠不稳、乱踢被子、翻转睡眠,较小一点的孩子易于哭闹、潮热多汗、面色萎黄无光泽、体弱消瘦、怕冷、手心发热等。
处理对策
1、多吃新鲜水果和新鲜并颜色深的绿色或红色蔬菜,同时注意忌食煎炸、熏烤、油腻辛辣食物。
2、可用适量的龙眼肉、山药、白扁豆、大红枣,与薏米、小米同煮粥给孩子食用,如果配合动物肝脏一同食用,效果将会更好。
3、如果孩子面色白、脾气较烦躁、汗多、大便干,多为气阴两伤,可用百合、莲子、枸杞子、生黄芪适量煲汤饮用,将会使地图舌得到改善。
孩子的舌头光滑无苔时
有些经常发烧,反复感冒、食欲不好或有慢性腹泻的孩子,会出现舌质绛红如鲜肉,舌苔全部脱落,舌面光滑如镜子,医学上称之为“镜面红舌”。出现镜面红舌的孩子,往往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口干多饮或腹胀如鼓的症状。
处理对策
1、对于出现镜面红舌的孩子千万不要认为是体质弱,而给予大补或多食肥甘油腻食物,应该多食豆浆或新鲜易消化的蔬菜,如花菇、黄瓜、西红柿、白萝卜等。
2、可将西瓜、苹果、梨、荸荠等榨汁饮用,或是早晚用山药、莲子、百合煮粥给孩子食用,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特别提示
1、新生儿的舌质红、无苔和母乳喂养的婴儿的乳白色苔属于正常现象,妈妈不要过于紧张。
2、一些孩子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如吃红色糖果后舌苔可呈红色,吃杨梅、橄榄后舌苔会变成黑色,喝橘子水、吃蛋黄后舌苔会变黄厚,这些均不属于病苔。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3、婴幼儿体质很弱,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对于大点的孩子,辨别其舌质的变化可作为孩子健康情况的参考,但绝对不能根据情况完全自行处理,必要时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相关阅读:
儿童进行耐寒训练有助提高免疫力
专家提醒秋季是儿童驱虫最好时机
儿童预防高血压的必要性
儿童偏食易致皮肤病
儿童长时间看电视易患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