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反弹和降压药有关?对于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高血压服药治疗的过程当中,会发生需要反弹的现象,高血压患者就会产生疑问,难道高血压的药效不灵了等想法,其实这是由于服用高血压药物的错误方法造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个例子。
高血压案例:某位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在被送到医院的时候进行血压监测法身,他的血压为28/21千帕,又做头部ct检查,诊断为脑溢血、高血压病,并下了病危通知……
高血压患者的家人的疑问就是,三年前老人在一次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病,一直比较重视,经常到单位的医务室拿罗布麻服用,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感到头痛、头昏、眼花、睡眠不佳,降压药也一直没停,为什么还会发生脑溢血呢?医生问道,老人服降压药过程中,尤其是这次发病前,测过血压没有?病人的老伴的回答是“没有”。
经过上述的描述,医生给出了答案,病人患高血压病后,由于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窄,管壁变脆,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脑血管承受的压力过高时,即可能出现脑血管或脑血管上的假性动脉瘤破裂引起脑溢血。
一般来说,坚持服用有效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可防止或推迟脑溢血的发生,同时也可防止高血压对病人心、肾等所谓靶器官的损害。
这位老人发病前虽在服降压药,但罗布麻是一种老的降压药,临床实践表明其只对轻度高血压有效,服药中又未定期测量血压,且在发病前出现过头痛、头昏等血压升高的症状,说明病人的血压并未被控制,因而发生了不幸。
临床实践和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有相当多的病人未及时发现,或发现了在服降压药过程中并未真正把血压降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误地认为服了降压药就“万无一失”而未定期测量血压,也不知道血压是否真正降下来了,以致在发生严重并发症后才来医院就诊。
不久前,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者,城市为356%,农村仅为139%,而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正在服降压药的城市患者为171%,农村患者为54%,而血压得到控制的城市患者为41%,农村患者为12%。
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医生指导下服降压药时,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
初服降压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1~2周测一次。以便根据血压动态,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即无脑、心、肾等主要器官受损者,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如脑、心、肾有损害,则宜降至略高于正常的水平。
服降压药过程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可时服时停,因突然停服降压药可出现“降压停药综合征”,表现为48小时内出现血压大幅度反跳,甚至超过原血压的最高水平,且易因此而诱发脑溢血等严重疾病。
高血压反弹和降压药有关?经过上述的介绍,家属明白了,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相关问题要注意。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不但要关注老人的服药,同时也要进行定期的检查,这样才能在降低高血压患者需呀的同时,避免其他症状的发生。希望以上提供的信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