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糖尿病血糖监测?

  如何进行糖尿病血糖监测?先介绍一下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原因。血糖监测是可以随时了解到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况,对如何进行医治提供了条件。对于进行血糖检测的时间和应该做哪些准备以及血糖监测的意义做一介绍。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时间通常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糖友进行多个时间点的血糖监测,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和预防慢性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血糖监测—空腹血糖的意义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选择性诊断标准,而不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餐后血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空腹血糖相对于餐后血糖更稳定且重复性较好。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同餐后血糖有着密切关系。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因此,无论是血糖监测还是血糖控制,都应当从空腹血糖开始。

  血糖监测—监测餐后血糖的意义

  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中国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若不进行糖耐量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87.4%糖调节异常者和80%糖尿病患者被漏诊。而且,大多数无“三多一少”症状的老年糖友仅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因此,监测餐后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意义。

  血糖监测方案要因人而异

  对于刚刚用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天要测血糖7次,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要测凌晨2~3时的血糖。这样可以了解血糖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情况,患者和医生就能对血糖控制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对治疗方案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使血糖尽快降下来并保持平稳。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稳了,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建议每日自测血糖至少3次,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监测频率应适应治疗方案和达到控制目标的需要。一天可测4次,即空腹(早餐前)、三餐后2小时,一周只需测1~2天。血糖一直平稳的话,有的病人只需两周测1天即可。

  同时对于一下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如遇到感染、加减药物等情况和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经常有低血糖或高血糖时),测量血糖的次数应适量增多。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血糖检测对治疗糖尿病来说非常重要,因此生活里患者的家人应该对患者护理工作更加细心,谁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同时也要做到对病人心理的护理工作。已将就是有关如何进行糖尿病血糖监测的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