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根据证型进行食疗对病后康复有一定疗效,特介绍如下几款简易食疗方。
一、脾虚痰湿证型
临床表现:肢体瘫软无力,感觉迟钝,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形体肥胖,面黄唇淡,或言语不利,舌体胖大有齿印,舌淡苔腻,脉细滑。
薏豆萝卜粥:健脾祛湿。 薏米30克,白扁豆30克,鲜山药30克,白萝卜60克,粳米60克。鲜山药去皮切块,白萝卜切块;薏米、白扁豆、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10分钟后加入山药、白萝卜,熬至粥稠。每日1剂,连服7~10日。
人参薤白粥:益气和中,豁痰通阳。 人参10克,薤白12克,鸡蛋(去黄)1个,小米50克。先将人参打碎,加水用文火煎汤;然后加入小米煮粥,粥将成时下鸡蛋清及薤白,煮熟即可。 可作早晚餐服食。
二、肝肾亏虚证型
临床表现:肢体偏瘫,腰酸腿软,耳鸣健忘,眩晕目糊,或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神情呆滞,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黄芪猪肉羹:滋补肝肾,益气起痿。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猪瘦肉100克。猪瘦肉切片,与黄芪、当归、枸杞、大枣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汤,汤成拣去黄芪、当归,调味即可。食肉喝汤,并吃枸杞与大枣。每日1剂,可连用1~2个月。
杜仲牛膝猪脊骨汤:补肾强筋健骨。杜仲30克,怀牛膝15克,猪脊骨500克,红枣4个。将杜仲、怀牛膝、红枣(去核)洗净;猪脊骨斩碎,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成。 上汤随量饮用。
三、气虚血瘀证型
临床表现:中风日久,面色苍白,形羸自汗,肌肤不仁,或偏身麻木,肌肤甲错,舌有瘀斑瘀点,或舌质暗,脉细涩。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