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膀胱刺激征的护理
膀胱刺激征是放置导管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诉下腹部不适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其原因可能是放置导管时损伤尿道、膀胱粘膜及双j管刺激膀胱三角区所致。因此,应耐心向患者解释,介绍成功病例,解除其心理负担。本组69例出现上述症状,经抗感染、解痉、自行调整体位等措施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2 尿液观察
由于eswl治疗时对肾组织有轻度损伤,以及碎石的移动对肾、输尿管刺激,加上双j导管留置时间较长(3个月易出现老化变硬及尿盐沉积使导管表面变得粗糙),对肾盂、膀胱粘膜的刺激易引起血尿。因此,置管及行eswl治疗后要注意尿液颜色、尿量及排石情况,一般放管1 d后血尿自行消失,活动增加后稍加重。每日留取尿液标本送检,若患者出现尿色鲜红或肾区疼痛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是否由于导管滑脱或较大碎石落至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梗阻。故置管或eswl治疗后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以促使小结石排出。加强会阴部护理,一般不留置导尿管,防止逆行感染。本组所有患者经eswl治疗后均排2~3次肉眼血尿后尿色正常。
3 尿液返流
由于有双j导管的存在,输尿管口抗返流机制消失,当膀胱内压力增高时,膀胱内部分尿液就会通过双j导管返流至肾盂,可出现置管侧腰部胀痛。本组4例患者出现该症状,经留置导尿管及抗感染、解痉处理后,腰痛消失。因此,要加强生活护理,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任何因素,如预防便秘,避免卧位排尿,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尿潴留,以减少膀胱尿液返流。
4 eswl冲击次数的控制
由于结石的成分不同,相对质地也不同,质地硬的如胱氨酸结石,草酸盐结石冲击次数可增多,每周1次,每次冲击2 500次,对质地较软的结石,如纯尿酸盐结石,冲击次数可减少,每周1次,每次冲击1 500~2 000次,以免由于结石粉碎过多堆积,引起输尿管梗阻。因此,对结石过大者,治疗后嘱患者少活动,以免碎石排出较快;采用侧卧位1~2 d,以减慢碎石的排出速度。待碎石基本排净后,再行下次eswl。本组68例用该方法,效果很好。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