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血管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部分停顿所造成。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可无或仅有轻度症状,且症状出现较晚。重型者早所即可出现症状,以发育差、心悸、气急、易患呼吸道感染、晚疲劳、头晕等为常见。有右至左分流者,常有下蹲动作,出现紫绀和杵状指(趾)等。治疗主要是早期施行手术纠正畸形;内科治疗主要防治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心输出量减少;②舒适度改变:头晕,乏力;③有感染的危险;④气体交换受损;⑤知识缺乏。

    一、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左、右向分流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主要表现]

    乏力、皮肤湿冷、脉搏细速。

    [护理目标]
   
    病人外周组织灌流改善,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肢体温度的变化。

    遵医嘱补液,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

    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减轻紫绀。

    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心输出量减少先兆。

    病情稳定时期,可鼓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并提供便利措施。

    [重点评价]

    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如脉搏有力、血压正常。

    体液平衡。

    皮肤颜色、温度。

    二、舒适度改变:头昏,乏力

    [相关因素]

    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输出量减少。

    [主要表现]

    头昏、乏力、易疲劳、心悸、气急。

    [护理目标]

    病人症状减轻,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

    [护理措施]

    限制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如突然直立。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

    根据病情制定活计划。

    [重点评价]

    体能恢复情况:

    病人可在床旁活动。

    可自行日常护理而无头昏、乏力症状。

    三、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左向右分流量大,长期缺氧,体质差。

    [主要表现 ]

    病人易患感冒、咳嗽、咳痰。

    [护理目标]

    住院期不出现或控制肺部感染。

    预防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病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保证病房温暖,体检或进行护理注意关好门窗保暖,防止感冒,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加强营养,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饮食,增加体质。

    如已患肺炎,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抗生素,彻底治疗。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

    对限制活动的病人作好相应护理,如皮肤、口腔卫生等。

    对病情平稳的病人指导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时,观察有无菌群失调。

    限制探视,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无菌操作,对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感染的征象。

    四、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血流动力学改变,肺泡供氧减少。

    [主要表现]

    气促、紫绀。

    [护理目标]

    病人维持理想的气体交换,精神状态好。

    [护理措施]

    遵医嘱给氧,每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

    保持病房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

    抬高床头利于病人呼吸。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指导病人有效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深呼吸,使呼吸道开放。

    病情允许时可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并避免劳累。

    病人气促发作时及时处理,多陪伴病人减轻焦虑、紧张。

    如合并感染,会加重呼吸困难应及时降温及使用抗生素。

    如病人突发心力衰竭应及时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处理,并予端坐位、湿化氧气吸入、控制入水量等。

    [重点评价]

    病人紫绀是否改善。

    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正常。

    五、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缺乏相应指导。

    [主要表现]

    病人及家属对疾疾的发生、发展缺乏理解。

    不配合治疗。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疾病进程,配合治疗。

    掌握良好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配合医生,提供资料;简要讲解心脏解剖组织学,分析病理原因。

    说明用药的目的、方法及副作用。

    讲解逐渐增加活动量的方法。

    指导有效呼吸技巧。

    讲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指导病人穿保暖干燥的衣物、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等保护性隔离的知识和技巧。

    [重点评价]

    病人对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是否了解。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