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治疗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人工起搏器是通过脉冲发生器及起搏电极导线最大限度的模拟心脏电活动规律及特点,辅助心脏恢复并保持基本的节律活动,克服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消除缓慢或/和快速心律失常。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有阿期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内阻滞等。常见护理问题有:①躯体移动障碍;②知识缺乏;③潜在并发症--感染。

    一、躯体移动障碍

    [相关因素]

    疼痛/不适。

    医疗受限。

    [主要表现]

    病人被动体位,不能随意活动。

    [护理目标]

    病人能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无并发症。

    活动量逐渐增加。

    [护理措施]

    嘱病人术后卧床48h,由护士协助病人所有日常生活。

    协助病人翻身,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以防电极活动或移位。

    协助病人做健肢主动运动和术肢被动运动。

    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如无异常48h后鼓励病人使用健侧自我照顾,以促进功能恢复。

    【重点评价】

    病人活动量的改变。

    活动时有无起搏信号改变。

    二、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新技术/设备缺乏了解。

    信息错误。

    【主要表现】

    主诉缺乏对安置起搏器有关知识的了解。

    过多地担心起搏器发生故障。

    【护理目标】

    病人能说出起搏器有关知识。

    学会自测脉搏和说出起搏器出现异常的症状体征。

    【护理措施】

    鼓励病人提问,针对病人存在的错误信息和顾虑给予耐心指导,必要时请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做现身说法。

    告知病人下列知识:

    起搏器作用原理、安全性和适应证。

    安置起搏器术后卧床48h,避免右侧卧位,以防电极移位。

    出现下列不适须告诉医护人员:①头昏、乏力、胸闷、胸痛、打嗝和肌肉痉挛;②伤口疼痛;③植入部位有渗出物。

    解释术后心电监护和做胸部x片的重要性。

    病人出院前须知:

    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测脉搏1次。

    当脉搏改变时,可能提示起搏器故障,应立即报告医生。

    原有症状出现或发生新症状,如胸痛、晕厥、植入部位感染时,立即与医生联系。

    随身携带记有病人姓名、起搏器型号、预设频率、安装日期、安装起搏器医院、随访医生等的识别卡。

    出院后1个月来院检查,以后可每2-3个月1次,当接近起搏器期限后期,应加强随访,准备重新安装电池。

    尽量避免:核磁、电灼设备、激光、各种有故障电器等。

    【重点评价】

    病人对起搏器知识了解程度。
   
    能否自我评价起搏功能。

    三、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有创操作。

    病人抵抗力下降。

    【主要表现】

    植入部位红肿,出现分泌物。

    【护理目标】

    病人没有发生感染。

    及时发现感染先兆。

    【护理措施】

    告知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鸡蛋、瘦肉。

    保持病房清洁舒适,通风良好,限制探视,以防医院感染。

    观察病人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伤口敷料和植入部位敷料是否干燥。

    按无菌原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重点评价】

    病人伤口愈合情况。

    起搏器植入部位有无感染。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