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疾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肾血管疾病分为肾动脉疾病和肾静脉疾病两大类,前者常见的有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肾动脉炎、肾动脉瘤、肾动脉瘘及肾小血管病变等;后者主要为肾静脉血栓形成。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恶性高血压,夜尿增多,突起的腰痛、发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治疗原则是控制高血压,扩张肾小血管,适时抗凝治疗。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舒适度改变;②睡眠型态紊乱;③潜在并发症--出血。

一、舒适度改变

[相关因素]

血压高。

药物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

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等。

[护理目标]

不舒适感减轻消失。

[护理措施]

鼓励病人诉说不舒适的感受,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介绍降压药物的给药途径和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

嘱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特别是从卧位到站立前要先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以防血液重新分布加重头晕、眼花,甚至意外摔跤。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低钠、低脂饮食。

给予心理安慰,使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当血压升高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或心痛定等药物,可以缓解。

遵医嘱正确使用扩血管药物,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压变化,并据血压高低来调节输液速度。

[重点评价]

病人舒适感是否增强。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二、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不适应住院环境。

小便次数多,特别是夜尿增多。

[主要表现]

易疲乏,头晕。

烦躁不安,难入睡,入睡后易醒、多梦。

[护理目标]

病人睡眠良好,表现为易入睡,醒后精神状态良好。

[护理措施]

介绍住院环境,使病人尽早熟悉。

提供舒适的床位。

午后控制水分摄入,以减少夜尿次数。

科学地安排治疗、护理时间,避免干扰病人睡眠。

教会病人掌握放松技巧,如睡前泡脚、淋浴、听轻音乐或新闻、做深呼吸或练气功等。

睡前给少量镇静剂。

[重点评价]

病人的精神状态。

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否消除。

三、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

抗凝治疗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

口腔粘膜干裂易继发出血。

皮肤擦伤或穿刺后易出血。

消化道出血,如黑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慌等。

[护理目标]

病人无出血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

向病人解释抗凝治疗的原理、作用。

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如肝素静脉给药时速度应慢,每分种10-15滴。

各种浸入性操作后应延长按压时间,如肌内或皮下注射后应按压5-7min.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并记录供前后对照。

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

防外伤、摔跤、烫伤和擦伤。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注意大小便颜色,有无腰痛及肢体麻木现象。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有出血现象发生。

血液透析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血液透析即人工肾,是将病人的血液经动静脉通路引入有透析装置的透析器内净化,然后重新输入病人体内的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是替代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于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有感染的危险;②有出血的危险;③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④知识缺乏。

一、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有动-静脉插管和留置导管。

反复穿刺。

[主要表现]

局部有红、肿、热、痛。

全身感染有全身不适、发热等。

[护理目标]

病人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病人应做到:

穿刺和透析严格无菌操作:①用无菌敷料覆盖出口处及外露部分的导管;②透析后向导管内固定导管和加盖无菌敷料;③透析导管只能做透析用,不能做输液或采血标本用;④严格消毒穿刺部位。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保持导管无菌状态的重要性,由于导管位置固定和长期使用易发生感染,炎症可能只局限于穿刺部位,但亦可发生静脉炎或败血症。

嘱病人保持敷料干燥,不要弄温敷料如有潮湿应立即更换;

建议病人不淋浴或游泳。

动-静脉瘘病人应做到:

透析前消毒瘘口周围皮肤。

透析时保持动-静脉瘘通路无菌状态。

透析完毕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妥善固定。

动-静脉瘘通路只能供透析用。

瘘部周围皮肤瘙痒时不能用手抓挠,可用棉签或酒精棉签轻挠。

透析后加压包扎2-3h,特别是新使用的瘘不宜久压。

尽量延长瘘的使用寿命。内瘘成熟后再使用,一般需2-4周(外瘘8周)用双针透析,一针穿在瘘的静脉近端,动脉针眼在瘘静脉远端,且距吻合口不少于3cm,动、静脉穿刺点间距为5cm。

观察导管部位或动-静脉瘘口周围、有无红肿、发热、触痛或渗出液,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

监测体温每日1次。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全身和局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二、有出血的危险

[相关因素]

包扎不善。

肝素的应用。

[主要表现]

穿刺口、消化道、皮肤出血。

[护理目标]

病人无出血发生。

[护理措施]

回病房后应及时观察透析侧肢体血运情况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监测血压、脉搏,有无头晕眼花心悸现象,注意倾听病人的感受。

向病人介绍有关出血的可能性及指导病人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出血现象及时报告。

常规备有纱布、绷带、明胶海棉、鱼精蛋白。

护士应具有熟练的应急技术,如动脉出血止血法和正确包扎法。

穿刺和注射后应延长按压时间。

指导病人防止外伤,刷牙用软毛牙刷。

观察大便颜色,有无柏油样便及活动性出血症状。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出血现象,措施和用物是否齐全。

三、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高凝状态。

血流缓慢、失水、低钾。

[主要表现]

分流管发凉,血液有分层现象。

动脉搏动消失。

肢体肿胀、发绀、麻木、疼痛、皮温降低等。

[护理目标]

病人动-静脉通路保持开放,表现为能触到脉搏或血管震颤,要闻及血管杂音,分流管血温及血液流动正常。

[护理措施]

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持血液正常流动,如:不在插管侧肢体测量血压和采集血标本,禁止在插管处近管端扎压脉带以免防碍静脉回流。

指导病人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

睡眼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

不要穿过紧的衣服。

不用术侧上肢背提包或扛行李、重物;

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

保持术侧肢体体位舒适:

术后抬高术肢以减轻水肿。

行走时可悬吊术侧上肢,以起到支持作用。

运动肢体使肌肉收缩,加快血流,有利于伤口痊愈。

防止术肢弯曲过久,以免影响血流。

预防导管内凝血及其处理方法:

每次透析后,用1ml含5mg的肝素盐水注入导管或每一个腔,也可按导管内实际容量注满肝素盐水。

局部注入尿激酶或链激酶可溶解凝血块,但锁骨下静脉插管者用此法有危险。

透析后2h内如有头晕、头痛等失衡综合征,应及时补充水分。

监测血钾水平及水、电解质情况,防止低钾。

[重点评价]

血液流动是否正常。

有无血栓形成现象,如观察到分流管发凉或血液有分层现象,提示凝血或已经有血栓形成。

在动-静脉瘘上听诊有无吹风样杂音。

四、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初次接受的新方法。

[主要表现]

陌生感,多问、多疑,害怕,担心。

[护理目标]

病人或家属能说出血液透析家庭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向病人介绍血液透析的方法和原理,并提供有关材料。

指导病人掌握插管通路的护理措施。

保持敷料干燥,不要淋浴或游泳,如淋浴后应立即更换敷料。

可进优质蛋白饮食,透析前一日不必限制饮食,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教会病人怎样预防血栓形成和怎样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保持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及时治疗呼吸道及其他感染先兆。

[重点评价]

病人或家属对血液透析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是否能叙述家庭护理的要点。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