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点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护理问题包括:①腹泻;②舒适的改变:腹痛;③体温升高;④组织灌注量改变(脑、外周血管);⑤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腹泻

    [相关因素]肠道痢疾杆菌感染。

    [主要表现]

    稀水样或脓血便,每天十余次或数十次,里急后重。

    肠鸣音亢进。

    [护理目标]病人诉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评估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其效果。

    给予易消化、纤维素含量少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等。避免辛辣、生冷、硬的食物。

    嘱病人多饮水及含钾、钠高的果汁及饮料。

    遵医嘱补充液体及热量。

    每次便后进行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洗抹,必要进涂植物油,并嘱病人便纸要清洁、柔软。

    [重点评价]

    有无腹痛及急后重。

    腹泻改善与否。

    舒适的改变:腹痛

    [相关因素]炎症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

    [主要表现]

    病人自诉腹痛。

    面部表情痛苦。

    [护理目标]

    病人主诉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病人能运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

    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所需,指导病人与人交谈,听音乐,看书报等,以分散对腹部不适的注意力。

    腹部热敷以解痉。

    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

    [重点评价]

    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发作特点,加剧/缓解因素。

    腹痛有无改善。

    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细菌感染,毒素吸收。|asc39|

    [主要表现]

    体温超过正常。

    面色潮红,呼吸,脉搏增快。

    [护理目标]

    病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病人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评估发热程度,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并记录之。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至少1500ml。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

    体温>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等。

    遵医嘱给予护生素、退热剂,并注意用药后反应,观察面色、脉搏、注意有无虚脱,

    [重点评价]

    体温的变化。

    生命体征有无改变。

    组织灌注量改变(脑、外周血管)

    [相关因素]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惊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口唇紫绀,皮肤花纹,血压下降,昏迷、呼吸衰竭等。

    [护理目标]病人保持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量正常,表现为脉搏有力,血压正常,神志清楚。

    [护理措施]

    评估组织灌注量不足的程度。

    病人取平卧或休克体位。

    每15分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等。

    注意保暖,用45-50℃热水袋置足部。

    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及尿量调节补液量及补液速度。

    [重点评价]观察脉搏、心率、神志变化、肢端温度、尿量是否正常。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长时间腹泻、肠道吸收减少。

    摄入减少,消耗过多。

    [主要表现]体重下降,皮肤无光泽,眼睑凹陷,体力不支。

    [护理目标]病人体重保持不变或稍有增加。

    [护理措施]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食物以清淡,半流质软食为主。

    提供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鼓励病人进食。

    每周测体重1次。

    鼓励家属带病人爱吃的食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重点评价]体重增减程度。

相关阅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症状应及时检查
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痛风应该吃什么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4大治疗方法详细介绍
头痛恶心是什么原因 应该如何缓解
肺气肿是怎么回事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