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t管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期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75%的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
5)拔管:一般在术后两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
相关阅读:
下腹疼痛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腰椎病的十种锻炼方法 加强脊柱锻炼有效预防腰椎病
怎么拯救您的腰颈椎?谨记四招减轻腰颈椎的疼痛!
肩关节运动有方法 脱位你知道怎么治疗吗
突如其来的8种疼痛预示致命疾病 出现这些疼痛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