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肾损伤是指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于肾区而导致肾脏受损,分开放性肾损伤,多见于子弹、弹片、刺刀、匕首等贯穿伤,需急症手术治疗;有闭合性肾损伤,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以及肌肉强烈收缩等造成,根据肾损伤程度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合并疑有腹腔内脏器官损伤时,应及时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有肾修补、肾部分切除或肾切除术。护理要点为: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周,留尿比色,严密观察尿的颜色,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禁食、补液,早期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出血。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自理缺陷;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感染;⑤潜在并发症--出血/再出血。
疼痛

[相关因素]

  1. 肾周软组织损伤,肾包膜张力增加。
  2. 血液、尿液外渗刺激腹膜。
  3. 合并内脏损伤。
  4. 手术切口。

[主要表现]

  1. 主诉肾区疼痛或不适。
  2. 痛苦表情,烦躁不安,呻吟,活动受限或保护性体位。

[护理目标]

  1. 病人主诉肾区疼消除或减轻。
  2. 病人能运用有效方法消除或减轻疼痛。
  3. 尽早完善术前准备,急症手术处理损伤脏器。

[护理措施]

  1. 严密观察肾区及胸腹部情况,诊断未明确时,禁用度冷丁等止痛剂。
  2.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2小时1次,严密观察每次排尿情况,并留尿比色。生命体征平稳、尿检正常时,停止监测。
  3. 若出现休克,迅速进行复苏,补液,输血,完善术前准备,急症手术救治。
  4. 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5. 适当调整体位,减轻病人疼痛感。
  6. 术后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并观察记录用药物疗效。
  7. 指导病人通过看书、听轻音乐、与病友聊天等分散注意力,减轻疼感。

[重点评价]

  • 镇痛措施的效果如何。
  • 疼痛有否减轻。
  • 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1. 医疗限制。
  2. 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 [主要表现]绝对卧床或手术病人或手术后病人因卧床、输液等不能独立进餐、洗漱、沐浴或入厕。
  4. [护理目标]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 备好传呼器及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到的地方。
  2. 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擦浴。
  3. 助病人处于适合就餐的体位。
  4. 提供温度、软硬度适中的食物,以适合病人咀嚼和吞咽能力。
  5. 协助病人做好留尿比色。
  6. 病情予允许时指导和帮助病人逐渐恢复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评价]

  1. 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是否到位。
  2. 病人逐渐恢复自理能力的进展。
  3.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外伤。
  2. 长期卧床休息,局部皮肤持续受压。

[主要表现]

  1. 皮肤已有破损。
  2. 受压皮肤局部发红、变色。

[护理目标]

  1. 不出现新的皮肤破损。
  2. 破损皮肤恢复完整。
  3. 病人及其家属能复述皮肤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1. 评估、处理并记录皮肤损伤情况:损伤面积,深度,有无渗出液等变化。
  2. 观察皮肤情况,每2-4小时1次,并记录皮肤颜色、质地、温度。
  3. 讲解皮肤损伤处理要点:
  4. 保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持续受压,按时换药。
  5. 出现渗液、疼痛时,及时通知护士。
  6. 预防发生皮肤受损:
  7. 定时协助病人变换体位,按摩受压骨突部位。
  8. 衣裤、褥垫保持柔软、平整、干燥、清洁、无碎屑。
  9. 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和减压用品,如气圈、气垫、海绵垫等。

[重点评价]

  1. 受压皮肤是否愈合。
  2. 皮肤护理方法是否正确,效果如何。
  3. 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1. 开放性损伤术后。
  2. 留置引流管。

[主要表现]

  1. 切口皮肤红、肿、痛,有分泌物出现。
  2. 切口引流液性质改变。
  3. 术后3天体温持续38.5℃以上。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表述感染先兆症状。
  2. 病人无感染发生,表现为体温正常及白细胞计数正常,伤口无感染体征,引流管无脓性分泌物。
  3. 一旦发生感染,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 密切观察与感染有关的早期征象。
  3. 密切观察尿的颜色及造瘘管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4. 保持伤口干燥及各种引流管的通畅。
  5. 鼓励病人选择营养丰富的饮食。
  6. 向病人解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病人掌握预防感染的措施。
  7.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做尿培养。

[重点评价]

  1. 尿培养结果是否阳性。
  2. 监测白细胞是否正常。
  3. 监测体温是否有异常的迹象。
  4. 监测尿量及颜色有无异常变化。
  5. 观察切口或切口周围有无红肿或可疑的引流液或分泌物。
  6. 潜在并发症--出血/再出血

[相关因素]肾损伤继发感染。

[主要表现]

  1. 血尿加重。
  2. 失血的全身征象:
  3. 严重的肉眼征象:
  4. 血液和尿液向肾周围外渗。
  5. 继发出血导致休克。

[护理目标]

  1. 病人未发生出血。
  2. 病人有出血现象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

[护理措施]

  1.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合并骨盆骨折者需睡硬板床。
  2. 留尿比色、用试管留取每次排出的尿液观察血尿的变化情况,教会病人及家属观察尿液的方法。
  3. 鼓励多饮水,遵医嘱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足够尿量。
  4.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止血药,并观察其疗效。
  5. 向病人解释,在尿液变清并检查无异常后,仍需继续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的重要性。
  6. 向病人解释清楚,1个月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不作剧烈活动,因为肾组织较脆弱,愈合坚实需较长时间,以免发生再次出血。

[重点评价]

  1. 尿的颜色是否转清。
  2. 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是否正常。

相关阅读:

下腹疼痛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腰椎病的十种锻炼方法 加强脊柱锻炼有效预防腰椎病
怎么拯救您的腰颈椎?谨记四招减轻腰颈椎的疼痛!
肩关节运动有方法 脱位你知道怎么治疗吗
突如其来的8种疼痛预示致命疾病 出现这些疼痛要及时就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