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

     严重创伤是在不可抗拒和不可预料的突然外力作用下,对人体造成的多发甚至致命的脏器和系统的损伤。以骨折为主体的多发性脏器系统的损伤,往往导致创伤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功能衰竭、多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脂肪栓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上先抢救生命,然后抢救肢体。严重创伤后,病情复杂,护理以安全需要、生理病情反应需要、依赖需要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焦虑;②恐惧;③躯体移动障碍;④营养失调;⑤疼痛;⑥体温过低或高热;⑦体液过多;⑧组织灌注量不足;⑨气体交换受限;⑩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一、焦虑

二、恐惧

三、躯体移动障碍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营养失调

相关因素:

1 限制蛋白质摄入:肾衰时。

2 贫血。

3 摄入不足:昏迷,食欲下降时。

4 机体代谢率增加:高热、感染。

主要表现:

1 食物摄入绝对或相对不足。

2 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3 血清铁低于正常。

护理目标:

1 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2 病人营养状态有所改善,表现在血清白蛋白值↑,血清铁值↑。

护理措施:

1 对肾衰病人,根据机体所需,设计合理的膳食结构。

(1)在肾衰早期:①限制蛋白时给予优质蛋白(鸡蛋、牛奶);②有继发感染时,可从每天20g增至30-40g。③限制食物中钾的摄入。④大量补充维生素。


(2)在多尿期及恢复期,补充含钾和铁的食物,如橘子汁、猪肝等。

2 对脂肪栓塞病人:昏迷期间鼻饲流质。

重点评价:

1 病人营养是否得到保证。

2 病人营养状态是否改善:血清白蛋白、血清铁值是否趋于正常。

五、疼痛

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体温过低或高热

相关因素:

1 休克时血管收缩、周围循环灌注不足,导致体温过低。

2 脑缺氧致体温中枢失调,导致高热,如脂肪栓塞时。

3 感染:多为高热;但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能为体温不升。

主要表现:

1 体温不升,肢端和肛门的温度差大于正常值(≤3-4℃)。

2 高热:t>39℃。

护理目标:

1 病人体温趋于正常。

2 引起病人体温异常的因素被解除或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

1 针对引起体温异常(过低或高热)的因素予以处理。

2 密切观察热型的变化,测血压、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注意肛温、腋温及肢端的温度差,并以肛温为标准。

3 对体温过低病人的处理:

(1)使用空调提高室内温度至22℃。

(2)使用升温机或取暖器对床上用物加温保暖。

(3)使用棉被或毛毯保温。但勿用热水袋直接加温,以免增加微循环耗氧量。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汗湿后及时更衣等。

(5)遵医嘱快速补液、输血,迅速纠正休克。

(6)遵医嘱给氧。

4 对高热病人的处理: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体温升高的相关内容。

重点评价:

1 病人体温是否趋于正常。

2 维持病人体温正常的措施的效果。

3 导致病人体温异常的因素是否解除。

七、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急性肾衰时,肾排尿量减少,水钠摄入相对过多,高分解代谢增加内生水。

主要表现:

1 中心静脉压升高(正常为5-12cmh2o)。

2 局部或全身水肿。

3 尿量减少。

4 体重明显增加。

5 有时可伴呼吸困难。

护理目标:

1 病人水、电解质趋于平衡。

2 病人未因体液过多出现并发症。

护理措施:

1 配合医师查明引起体液过多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2 监测中心静脉压、体重、尿量,观察伴随症状,以了解体液过多的程度。

3 监测e4a、心电图,结合临床表现(有无腹胀、软弱无力、脉率快等),了解有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4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对肾、心功能差者限制液体摄入,遵循量出为入原则。

5 限制含钠食物的摄入,以减轻水肿。

6 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时严防外渗。

7 加强基础护理,每2-3小时翻身1次,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所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否则水肿部位以及病人体重会使某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限制,而易造成组织坏死,形成褥疮。

重点评价:

1 病人e4a、心电图是否正常。

2 病人有无因体液过多引起并发症。

八、组织灌注量不足

相关因素:

1 创伤性休克引起肾组织灌注量不足。

2 创伤性休克及再灌损伤。

3 脂肪滴入血。

主要表现:

1 少尿,尿比重低。

2 水肿:隐性及全身皮肤轻度水肿。

3 发热和皮肤出血点(眼睑、颈、前胸、腋等部位)。

护理目标:病人组织灌注量得到重点观察和纠正。

护理措施:

1 监测尿量及比重、血压、脉压差、脉搏及肢端温度,是了解组织灌注量不足的程度。

2 配合医师查明引起组织灌注量不足的因素,并作相应处理。

(1)扩容、增加血容量,改善休克。

(2)及时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尤其是扩血管药物,改善肾脏缺血。

(3)正确使用抗脂栓药物,并注意合理配伍。

3 抬高伤肢,保持四肢温暖,但不应使用热水袋等外热源,以免烫伤及增加微循环耗氧。

4 消除或减少各压力点,以促进血液循环。

(1)保持人体各关节功能位置。

(2)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

(3)避免石膏边缘过紧,在骨突出部位垫好衬垫等。

5 严格记录出入水量,并计划输液,防止液体输入过快、过多。

重点评价:

1 病人尿量及比重、血压、脉压差、脉搏、肢端皮温是否正常。

2 各项措施落实后的效果。

九、气体交换受限

相关因素:

1 创伤后致ards。

2 创伤后致脂肪栓塞综合征。

3 各种原因致组织缺氧和co2潴留。

主要表现:

1 缺氧:呼吸困难,紫绀,神志改变等。

2 co2潴留: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周围血管扩张及神志改变等。

3 缺氧和co2潴留:应激性溃疡、酸碱失衡等。

护理目标:

1 病人呼吸道通畅,能自行排痰或人工吸痰彻底,无明显痰鸣音。

2 病人气体交换得到改善,无明显紫绀。

3 清醒病人获得预防呼吸困难的知识。

护理措施:

1 观察病人呼吸性质、节律、频率、深度,有无紫绀,以了解气体交换受限程度。

2 配合医师积极查明导致气体交换受限的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处理。

3 协助和指导病人预防呼吸困难的有关知识。

4 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清醒病人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对意识障碍者及时抽吸,并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2)雾化吸入。

(3)妥善的姿势:①清醒病人,病情允许下采取坐卧式可使胸部扩张到最大,并使痰容易咳出。②意识障碍病人,可采用仰卧位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利分泌物流出不引起窒息。也可采用半俯卧位,不用枕头,下颌向前向上抬,如此可预防舌头往后缩,且可使液体从口内流出。③协助卧床病人每2-3小时翻身1次,并辅以拍背,以促进整个肺扩张,排出痰液。

(4)有效的咳嗽。

5 增加换气效能:

(1)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吹气球。

(2)少食多餐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以预防腹胀,避免呼吸受影响。

(3)衣服宽松,被褥松软。

6 供给充足新鲜空气。

(1)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2)调节室温于18-22℃,湿度为50%-60%。

(3)病床靠窗。

7 减少身体耗氧量。

(1)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情绪。

重点评价:

1 病人是否已获得预防呼吸困难的知识。

2 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

十、有皮肤受损之危险

对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下腹疼痛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腰椎病的十种锻炼方法 加强脊柱锻炼有效预防腰椎病
怎么拯救您的腰颈椎?谨记四招减轻腰颈椎的疼痛!
肩关节运动有方法 脱位你知道怎么治疗吗
突如其来的8种疼痛预示致命疾病 出现这些疼痛要及时就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