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个挺拔的身姿,但可能想不到一些常见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到宝宝的骨健康。
同床睡→歪脖子
坏习惯:宝宝就是有这个本事,即使闭着眼睛也能用嘴找妈妈要奶吃。宝宝跟妈妈同床睡时,会自然地长时间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长此以往,这种睡姿会使宝宝的头、面部习惯性地向一侧倾斜,形成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一侧脸大一侧脸小),俗称“歪脖子”。
专家指出,姿势性斜颈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睡姿、抱姿哺乳习惯或一些眼科异常而形成。但如果发现宝宝在出生两周左右出现头面部总倾斜向一侧颈部,则需要警惕颈部是否有肿块,一旦有可以感触到的坚硬肿块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先天性肌性斜颈。
支招:宝宝能独睡最好,或者同睡时妈妈注意常改变睡的方向。
牵手走→肘脱臼
坏习惯: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听说学步车对身体发育不好,还不安全,于是一些家长亲自弯腰牵着宝宝的手走。
专家指出,婴幼儿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尤其两岁以下孩子刚学走路时,被家长长时间单侧向上牵领着走,身体重心易发生偏移,这对骨骼发育不利。再者,由于宝宝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如果牵领的途中孩子突然跌倒,还可能造成脱臼。
支招:左右手交换、轻轻牵着宝宝的手。
早走路→o型腿
坏习惯:有些家长把婴儿能够独立行走看成可喜的开端,在宝宝还没有准备好时就早早地锻炼他站立、行走,这会对宝宝的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专家指出,宝宝出生时骨骼处在发育时期,没有完全钙化,包围在骨骼外的是一圈软骨。如果一岁以内就学走路,由于站立不稳,很容易将双腿向内或向外用力,导致腿部软骨发育不平衡。久之,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即常见的o型腿和x型腿。
支招:家长们不妨放松心态,要知道,宝宝想走时你拦都拦不住。
小贴士
宝宝坐时背凸小包
很正常
不少宝宝坐下时后背会凸起小鼓包,这可吓坏了家长们——他们还以为宝宝脊柱上长了东西。其实,这是正常的椎骨棘突,较瘦小的孩子更易显现。
1周岁以内的宝宝背部肌肉还不发达,刚学会坐时便很容易出现含胸、驼背的现象,甚至在弯腰时后背会有一节一节的脊椎棘突隆起,这都是骨骼发育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脊柱的发育成熟,这些现象会慢慢消失。
相关阅读:
口吃的病因是什么 应该怎么治疗呢
o型腿有危害 o型腿矫正有方法
护理发烧宝宝犯下的错误
夏季宝宝抗“痱子”有招
夏季当心痱子恋上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