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
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
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共3周。患者隔离后对其住室及活动地方进行终末消毒。
托幼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5日。
(二)切断传播途径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传播,因此,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十分重要。尤其要管理好甲型肝炎患者粪便,可控制甲型肝炎流行。
对共用餐具、饮水器具均应消毒,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有与甲型肝炎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用量为0.02~0.05ml/kg,以注射为好,在接触后2周以内。
最根本措施是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一般需要接种二针。
国内应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培养,低温连续传代,获得havh2和和la-1减毒疫苗株,并研制成减毒活疫苗,初步应用证明安全能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但产量有限,成本较高。
国外对hav灭活疫苗已批准广应用。国内对灭活疫苗及重组疫苗均进行了研究 ,在基因工程甲肝疫苗方面研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被动免疫:甲肝免疫球蛋白
2、主动免疫:甲型肝炎疫苗
相关阅读:
流行性出血热的日常护理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的常规治疗方法
远离传染源 秋季预防腹泻的方法
麻疹会传染吗?麻疹该怎么治疗?
早晨第一泡尿可看出肝的状况
小儿传染病的护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