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护理管理现状
1.1 社区护士分布与管理。自1996年以来,由二级、一级医院分别在辖区建立了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165人,医生85人,防保22人,药剂6人,其它6人,而社区护士46人分布在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个“团队”,大家共同承担维护、促进居民健康的任务。社区护士由担任医疗职务的站长管理。80%的护理部不管社区护士(见表1)。
表1 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布与社区护士管理现状
医院名称 | 复兴 | 二院 | 二龙路 | 护中 | 展览路 | 福绥境 | 德外 | 丰盛 | 厂桥 | 月坛 | 合计 |
社区站 | 5 | 2 | 4 | 2 | 6 | 3 | 4 | 2 | 8 | 1 | 37 |
有护士站 | 3 | 2 | 4 | 2 | 6 | 1 | 4 | 2 | 8 | 1 | 33 |
社区护士 | 8 | 5 | 5 | 2 | 8 | 1 | 4 | 2 | 9 | 2 | 46 |
设护士长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2 |
从表1中显示:37个站中(另有3个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站),33个站有护士,仅2家医院设置社区护士长。
1.2 社区护士职称、学历、年龄分布
从表2中显示:中年护师以上人员,是开展社区护理的中坚技术力量。仍有30岁以下护士8人,占17%,社区护理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学习。
表2 社区护士职称、学历、年龄分布
人数 | 大专 | 中专 | 中专↓ | 主管护师 | 护师 | 护士 | 40岁↑ | 30岁↑ | 30岁↓ |
46 | 4 | 41 | 1 | 14 | 22 | 10 | 21 | 17 | 8 |
1.3 开展社区护理业务
1.3.1 开展社区护理业务与部分工作量小结
从表3中显示:居民、居家慢病人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对必要的治疗、护理有要求。社区护士开展了专业活动,需要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仅站内护理业务就有6种以上,家庭护理有7种以上。上述各类护理技术与服务,均由社区护士独自完成,“放单飞”现象普遍,社区护士数量、知识培训不足,社区护理经验和解决其健康问题的能力和应变力参差不齐,况且还有80%的护理部不管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管理有“失控”环节,使得社区护士所提供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应加强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
表3 1998年开展社区护理业务项目与部分工作量
站 内 护 理 | 家 庭 护 理 | 善终护理 | ||||||||||
健康 | 教育 | 输液 | 肌注 | 换药 | 缝合 | 健教 | 输液 | 肌注 | 换药 | 导尿 | 灌肠 | |
467 | 192861 | 15512 | 6488 | 843 | 182 | 570 | 5785 | 1065 | 98 | 89 | 26 | 11 |
1.3.2 2个地区65岁以上人口护理要求调查
从表4中显示:汽南和展览路地区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调查总人口2.34%和30.14%,因慢性病致残,部分或全部生活不能自理65岁以上人口分别为5.4%和11.4%,给社区护士以提示,这部分人群是全科医疗服务的重点,也是入户护理的重点,今年是国际老人年,应为居家慢性病老人多办实事。
表4 西城汽南与展览路地区65岁↑人口护理要求调查
地区名称 | 调查人口 | 65岁↑人口 | 占总人口% | 部分或全部生活不能自理 | 占人口% |
汽南 | 3144 | 736 | 23.4 | 170 | 5.4 |
展览路 | 5083 | 1532 | 30.14 | 579 | 11.4 |
2.4.2 社区护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医院而存在。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辖区的社区人群,社区护士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社区人群提供促进健康信息和护理服务;独立的社区服务诊所、护理院、站,独立存在,不依附于任何医疗机构。一般提供多种内容、形式的护理服务,如家庭访视、善终服务,为老人体检,接受本地区儿童免疫注射及有关健康知识咨询和指导。
2.4.3 医院卫生服务站的护理管理。卫生服务站是医院延伸到社区,为居民提供诊疗及护理的场所;社区护理隶属于护理管辖范围,将社区服务站之和视为一个护理管理单元;根据开展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工作量,设置社区护士长。
2.4.4 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家庭提供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社区环境、职业防护与家居安全的管理;社区儿童、妇女、中老年人预防保健;社区人群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
2.4.5 社区护士职责。向居家患者和身心残障者提供直接家庭护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确认患者和亚健康人的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并满足其问题和护理需求;提供安全的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贯彻护理程序,重点病人建立家庭护理病历;开展社区护理科研,广泛应用护理专业知识为居民健康服务,特别是多为慢性病老年人服务;履行注册护士义务;执行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手册(试行)规范。
2.4.6 社区护理管理。注册护士挂牌上岗、履行注册护士义务;贯彻执行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手册(试行)规范;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查对、灭菌、消毒、隔离、文件书写、差错、事故防范等护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社区护理的各项制度,任务到区、责任到人;在医院护理部统一领导下,按计划开展各项社区护理工作;遵循以社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目标,需求做导向,满足和拓宽护理服务;定期进行质量评估,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经济的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为社区护士创造适宜工作条件及环境;若出现差错,追究其责任;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
2.4.7 社区护士行为评价:正确执行医嘱,有文字记录以备查询;建立家庭护理病历,从重点病人开始书写。重病人定期检查,观察病情变化5知道:姓名、性别、年龄,医疗诊断,主要疾病反应,主要异常化验,主要治疗项目。观察患者心理反应:情绪、性格、爱好的变化;发现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体位、饮食、二便等生活习惯的变化;发现病情变化3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及时;技术操作规范:无菌原则、药物配伍、省时省力、关爱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科学、针对性强、接受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清楚、整洁,使用医学术语,内容及时、正确、重点突出。
2.4.8 社区护理管理评价。目标:病人护理服务满意率≥95%,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60%;论文:数量、质量>去年;护师2篇/a,院级刊物中选1篇,主管护理2篇/a,院外刊物中选1篇;差错:<去年。
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开展社区护理时还有不少问题。社区护理管理还受各方面牵制。而香港、台湾及荷兰的社区护理起步早。卫生保健网络与社区护理管理网络健全,制约机制完善,自成体系、配套并运转协调,均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尤为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袁爱丽(1949~),女,副主任护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995年至今在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医政科做护理专干,任卫生部护理中心社区专业组组长,中华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阅读:
红眼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全科医生”进社区缓解看病难
北京社区居民参加禁毒日活动
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脑出血病人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