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的临床使用1

  呼吸器临床要求、分类及应用事项

  1、呼吸器临床要求及分类

  (1)临床要求:人工呼吸器是用于辅助通气的设备。其种类较多,均有各自的功能特点,理想的呼吸器对临床来说应是:

  ①准确的氧浓度(21-100%)

  ②具有多功能,能适用于多数病人。

  a、可调的通气参数:vt、f、fio2、i/e(吸呼气时间比)。

  b、可调的通气形式:控制通气、辅助通气、间断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等。

  c、可调的气道压力及通气量的报警范围,有相应的声光报警装置。

  ③气体湿化及雾化装置。

  ④在停电及气源断离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其功能。

  ⑤易于安装、消毒及处理。

  ⑥使用简便、性能可靠、易于维修。

  (2)呼吸器分类:对呼吸机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它们的功能特性。临床使用的分类如下:

  ①引起肺容量改变的机械形式:

  a、定容、定压通气形式:定容呼吸器定时释放一定的潮气量,使肺的容量发生改变。定压呼吸器当其吸气压力达到预定的气道压时,引起1次呼气周期。

  b、流量或压力发生器:流量发生器是具有高生成压的呼吸机,其流速不受病人肺部变化的影响。压力发生器具有低生成压,产生的流量受肺的性质改变影响。

  ②以呼吸周期的变换形式分为:

  a、时间转换:由机械控制的一定吸气、呼气的时间比进行通气,在限定的吸气时间内,释放潮气量。

  b、容量转换:由机械控制的一定潮气量送入肺内,转为呼气。

  c、压力转换:由机械控制的一定压力,当达到气道内压时吸气停止,转为呼气。

  d、流速转换:限定气体流出的流速,由机器气阀控制由吸气相转为呼气相。

  一些呼吸器具有两套转换结构,可根据临床需求而变换使用。

  2、呼吸器可被限定的通气指标及应用注意事项

  (1)呼吸器可被限定的通气指标:vt:8-12ml/kg/次。f;12-30次/分钟。

  fio2:可提供21-100%的吸入氧浓度,为维持组织的正常氧供,必须保持所使用的fio2的最低有效水平。一般调节希望在40%以下,fio2>50%,使用24小时或48小时,应考虑氧中毒的可能。

  灵敏度:用以调节呼吸器对自主呼吸的反应,增加灵敏度,机器即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可提供同步辅助呼吸。灵敏度关闭,采用控制通气,呼吸器对自主呼吸无反应。

  最高流率:指呼吸机提供潮气量时的最高流率。多数呼吸器采用正型流波,迅速达到比值,并持续整个吸气过程。为充分呼气,其最高流率应足够大,呼气时间至少要大于吸气时间。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增加时,最高流率必须增加,以维持适当的吸/呼气比。一般情况下,最高流率调节值为40l/分钟。

  温湿度:吸入气由机器上设置的湿化器加热和湿化,为防止吸入干燥气体对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损害,吸入气必须湿化,并保持其温度接近正常体温,一般宜在32-36摄氏度。

  压力界限:为呼吸器上装有的排放过量压力的装置,当压力超过某一设定限度后,气路中安全阀开放,缓解过高的气道压力,以免于肺气压伤的可能性,压力界限调节应大于通气压力1.47-1.96kpa(15-20cmh2o),当压力过高时,呼吸器发出声光报警。

相关阅读: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体会.
多元文化护理用于ICU综合征的预防.
ICU血流动力学监测
颅脑损伤病人癫痫护理
关于重症监护室留置血管内通道的感染并发症研究现状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