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CU 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国内icu 院内感染病原菌现状的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 院内感染的对策。方法:对国内icu 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耐药性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国内icu 病原菌以g- 杆菌为主,g+ 球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情况不容忽视;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幅度上升;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开展抗生素教育、合理选用抗生素、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控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落实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强化抗生素宏观管理等均应是控制国内icu 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加强医疗病区(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多集中了全院危、重症患者,患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接受侵入性诊疗多、监护措施多、使用广谱抗生素量大、时间长等特点,其院内感染率也远较普通病区高。近年, icu 病区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准确把握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各种对策,有效地降低icu 病区的院内感染率。

1  国内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

  1. 1  g- 杆菌占主要地位

  1. 2  条件致病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

  1. 3  g+ 球菌感染的比例出现上升趋势

  1. 4  真菌感染的比例不断增高

  1. 5  混合感染的情况不容忽视

2  对策

  2. 1  开展抗生素教育

  2. 2  根据抗菌谱合理选用抗生素

  2. 3  科学使用抗生素

  2. 4  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

  2. 5  落实消毒隔离的相关管理制度

  2. 6  强化对抗生素的宏观管理

  此外,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病,采用各种医护措施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以及运用orem 自理理论提高患者自我照顾的意识和能力都应是控制icu 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显然,科学、有效地控制icu 院内感染的策略已跨越了单纯医学科学的领域,广泛地涉及到了社会、公众、管理、控制、预防等诸多方面,这一崭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相关阅读: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体会.
多元文化护理用于ICU综合征的预防.
ICU血流动力学监测
颅脑损伤病人癫痫护理
关于重症监护室留置血管内通道的感染并发症研究现状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