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籍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创立的科学。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系统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就是医学的整体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整体观”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医学整体论包括了整体医疗和整体护理。整体医疗认为人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医疗服务过程也是有机联系的系统。在医疗服务的管理的流程上、在医疗服务的理念上要以系统的观点、整体的理念来开展医疗实践活动。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简言之,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的,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检验工作合格与否的标准。整体护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以护理程序为思考和工作框架,护理程序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科学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它标志着护理学方法论意识的形成。
整体医疗与整体护理是整体医学服务中的两个有机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单纯实行整体医疗或整体护理都不完整。医学实践活动中,医生、护士应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如共同查房、查房后共同交流沟通、医疗病历和护理病历双向阅读等等。这样,就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
护理管理应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以整体的观点看问题。管理中注重护理管理理论的学习,注重护理工作的程序性,注重护理工作的心理、社会及文化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使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双流县县域内20所城区及乡镇医疗服务机构120名护理管理人员。年龄30岁~50岁,平均年龄(32.90±5.36)岁,工龄7 a~30 a,平均年龄(14±6.02)a;护师87名(73%),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15名(13%),13名护士长(11%),5名护理部正副主任(3%)。91名(76%)大专学历,29名(24%)本科及以上学历。按照研究对象是否具备良好的医学整体观和良好的护理管理理论认知分为应用组与未应用组。40%(48名)的护理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医学整体观及具有良好的护理管理理论认知为应用组,60%(72名)的护理管理者称为未应用者。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工龄、职称、职务、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
1.2 研究方法 选择其在上班期间,在征得其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依据知信行理论框架,并在访谈及预试验的基础上为自设,经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并修改后而成,具有良好的效果。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整体医学认知情况”,“护理管理理论认知情况”,“医学整体观与促进护理管理的关系”四部分。将“具备良好的医学整体观”定义为理解医学整体观的系统性、历史性、概念、分类及相互关系,并有机地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促进护理管理。问卷经有关人员多次讨论并经预试验后修改而成。共发放120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2 结果
2.1 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应用组有较广泛的医学整体观知识,对系统论及护理管理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的认知情况(略)
2.2 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 管理工作中仍是以从属型医护关系、服从型护患关系的传统、惯性方式在进行。整体观、系统论的应用少之又少。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略)
2.3 医学整体观与护理管理的关系 意识指导行动,观念决定管理。医学整体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整体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护理管理必须适应这个趋势。整体护理决定了护理管理中必须强化护理程序的管理,尤其是要添加评估、诊断方面的管理。向护理人员普及心理学知识,让他们掌握并实施有效的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方法,也应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但这次调查中,数据结果令人吃惊,值得护理管理者重视。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影响护理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若干因素(略)
3 讨论
根据以上三表,我们不难发现以下情况。
3.1 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次调查中,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总体应用率分别37%和43%。说明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未得到广泛应用。
3.2 转变护理及护理管理的观念难 从表1、表2可看出,对理论的总体认知情况分别为42%、45%、33%;对理论的总体应用情况分别为42%、37%、43%。表3中未应用组对“整体护理是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这个论断认同率竟为30%。这说明护理工作仍然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作指导,凭直觉、经验、习惯和传统在为患者服务;护理工作仍然是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护士对患者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患者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护理管理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哲理和理念。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护理管理人员应该制定措施帮助护理人员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使他们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管理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3.3 整体护理的条件不具备,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从表3中可看出,未应用组有15人在模式病房。说明整体护理的条件不具备,使护理管理欠缺整体护理的内容。未应用与应用分别90%和100%认为当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有关,护理管理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并开发出新的护理人力资源。
3.4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大 这次调查中几乎所有对象都认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大。的确,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科技发展也给护理内容增加了高新和复杂的内容。由于职业范围扩大、责任增加,满腔热忱的护理人员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冷漠,从心理会感到疲惫不堪。有关资料表明,在医院中护士处于精神最不健康、耗尽比例最高的状态。而导致心理疲惫的主要因素是护理职业紧张,主要表现在“倒班”、能力不能发挥、工作兴趣低、或厌倦、工作超负荷、报酬不公、工作前途未卜、人际关系紧张等。英国对1 800名护士调查,64%头痛、29%易被激怒、62%睡眠障碍、31%性冷淡或丧失性欲、42%人际交往困难、67%心情不好、82%有疲乏感。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5 心理学知识、方法,社会学和文化因素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未应用组高达97%认为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是形式。这个现象很严重。一个缺乏以上知识的人怎么能胜任整体护理工作,管理者更是不能或缺这些知识。
4 结论
4.1 为了加强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科室应设置理论应用小组 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任组长,定期开展医学整体论及护理管理理论的培训。定期应用并检查。
4.2 为了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护理管理人员要 适时选派骨干外出参观、进修或学习,回院后带动其他护理人员共同推动整体护理的开展。举办院内学习班,让全院护士了解国际、国内的护理学现状,并了解整体护理的相关理论。护士长利用查房、出院病历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临床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性讨论、指导。管理者用读书会等形式对护士进行多元化培训,使他们逐渐掌握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4.3 为了解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管理者可将现有的人力资源按层次配备,并按职上岗,按患者分工、责任到人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护士的工作能力灵活机动地安排调整。适当聘请合同护士和护工,但要注意检查执照的是否取得,并要进行岗前培训。免除护士的非护理工作,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如不让护士做环境保结、营养室定餐和送饭、物品标本收送等工作。
4.4 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者要 通过健康教育,让护理人员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管理者要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设备。不仅如此,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心理相容、美好和谐的心理环境。要充分认识护理职业可能形成的一些紧张因素的影响,引导护理人员正确对待压力,培养女性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坚强品质。设立接待日与护理人员交谈,让护理人员的内心压力有机会释放。
4.5 制定相应措施 为了使整体医疗与整体护理紧密结合,护理管理人员应制定措施使医生、护士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如共同查房、查房后共同交流沟通、医疗病历和护理病历双向阅读等。
【参考文献】
[1] 苑云芝。护理管理者素质刍议[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6,16(4):50.
[2]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3] 李莉。加强医护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实施[j]。淮海医药,2003,21(2):159.
相关阅读:
国际护理人才短缺概述
ICU的设置和护理管理措施
ICU的设置和护理管理措施
国际护理人才短缺概述
请勿忽视护理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