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的一员,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寻找入世后护理教育的定位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从两个方面思考如下:
1. 护理教育市场的发展与需求
把护理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业,是一种可以交易的服务产品,这意味着庞大现行学校体系运行方式将彻底改变。护理教育正沿着微观深入和宏观扩展方向发展。
1.1普通高等护理教育蓬勃发展
1983年天津医科大学试行恢复护理本科教育,1984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开会决定恢复大学本科教育,自此,高等护理教育学校数量由1985年后12所扩大到2000年80多所。1990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批准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相继不少医科大学也被批准护理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此可看出护理教育在迅速发展。无论从质与量方面均大幅度提高。
1.2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成人继续教育
1986年继续教育概念引进我国后,在卫生部、教育部大力倡导下继续教育逐步开展,1987年起为在职护士开办了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1991年发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为一大批护理人员开辟多条学习的途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从业素质。
1.3护理学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全国126.7万护士是559万专业卫生人员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在社会、医院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现有护理人员只有少数经过大学进修学习,多数为专科学历,其学历层次结构与其所承担任务不相符合。另外,对护理领导层,学历提高也有要求,如护理部主任及护理学校老师必须有学士学位,再则,主管护师要求大专学历,副主任护师以上要求本科学历,由此可见,护理学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4终身教育思想的树立提高了护理人员进取心和人文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基本点:学习知识、学习做事、学习为人处世及学习和谐相处。它充分表明了教育在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人员也需在大学里接受人文学及社会学知识教育,从终身教育角度对自身进行观念创新。
2. 誓在必行得深化教育改革
2.1 提高教育现代化理念,明确护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面向21世纪和入世后的挑战,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作为主导发展目标,培养护士的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多种多样的个性特长,使其在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护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2.2 注重知识输入,更要注重能力输出
随着护理学发展和护理工作对能力要求的不断上升,医疗单位对高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加入wto后,护理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基本的操作和技能外,还须具备:(1)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学会电脑,英语,以便较快的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2)运用知识能力。现代护士要懂得将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与临床。(3)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扩展学生在心理保健和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2.3 注重培养目标
2.3.1 心理素质培养目标
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它的培养应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护士在智力因素方面应具有:(1)广泛、持久的注意力;(2)深刻、敏锐的观察力;(3)巩固、灵活的记忆力。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应具有:(1)正义感和集体观念;(2)顽强、坚韧的意志;(3)勇于进取,较强的自主性和自尊心;(4)较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2.3.2 人文素质培养目标
人文素质是塑造灵魂的教育,构筑精神世界的教育和达成完美人格的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可使每个护生脱离人格的非理性化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平庸化或庸俗化,提高护士热爱护理事业道德情操。
2.4 课程设置上应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将最具有时代性的新知识,新技能纳入课程体系。
(2)做到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医疗保健体制的改革,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健康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预示着未来社会是以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为主的社会,将社区护理学、家庭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等课程纳入本科护理教育学是当务之急。
(3)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适应整体护理和人的发展需要,历史学、哲学、文学、社会学、论理学等都属于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之列。
(4)应兼顾个人价值坚持学生是有生命、有情感、有自尊心的主体观。在课程设置上应努力扩充兴趣性选修课目,如美学、语言学等。
(5)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能力,是护理教学关键。临床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的场所。
2.5 教材构建上改革高度统一,单一模式化的体系
(1)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以及科学与人文、社会的联系,教材需实现多元化、系统化。
(2)加强多媒体技术和努力实现课程网络化。建议指定每所院校负责一定内容,加大全国范围内交流力度,做到资源共享。
2.6 加强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明确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采用创新教学法,讨论法等有效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个体个性作用和创新意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2.7 提高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
(1)重视基础知识考核的前提下,从应用的角度,设计情境或真实病例等,测试学生认知能力及创新能力。
(2)兼顾考试的严肃性和生动性,利用多种多样的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与评价,如口试,操作考试,平时检测与考试结合等。
(3)坚持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避免形而上学、静止而僵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注意不能以一时一事的表现而轻率地断定某一个体今后的发展限度。
总之,入世后护理高等教育需明确地树立一种新的教育市场观,而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则应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品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深信,护理高等教育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向不同需求的人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我国的教育市场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教育资源,从而大大提升我国护理教育市场的竞争力,给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相关阅读:
入世后高等护理教育定位的思考
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浙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护理学硕士点: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