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的方法

  预报地震的方法大体有三种:地震地质法、地震统计法、地震前兆法,但三者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尽管地震预报还没有过关,但是地震工作者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地震预报体系,当然这种体系并不十分有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的预报主要建立在理论计算和前兆观测的基础上。

  一、测震学预报方法:简称“以震报震”。用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强度的变化来预报地震三要素的一类方法。包括波速比、b值、围空、条带、统计预报等。目前,以震报震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地震工作者的重视,常作为综合分析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地震前兆观测:根据地震前兆监测设施所提供的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提取异常,预报地震。常见的前兆监测手段有:地下水观测、地形变观测、电磁场观测等。

  三、宏观异常:通过人的感官所能发现的一类地震前异常现象。主要包括动物的习性异常,地下水水位的涨落、水井翻花冒泡、浮油花、变色、地光、火球、果树重花等。大面积、短时间内大量出现这类异常现象,是最准确的地震来临的信号。相信随着地震科普知识和通讯设施的不断普及,利用宏观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相关阅读:

地震 的求生与急救措施
地震自救四大法宝
地震基础知识 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