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时,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

  专家指出,地震较难预测,且发生突然,从地面出现轻微的震动到建筑物的坍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应该保持冷静,采取正确而有效的避险措施,尽可能减少危险。

  根据身处环境的不同,有不同的避险措施。如果在户外,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还要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应就近选择空阔的地方躲避。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发生地震,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如果在楼房里,应先关掉煤气,拉下电闸,避免在躲避的过程中出现煤气中毒、触电等危险。接着飞速跑到墙角或者空间相对较小、柱子较多的房间躲避。推荐的躲避场所是卫生间,因为其空间一般较小,管线多,支撑力强。不能到阳台、楼梯,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在地震时会卡死、变形。

  在躲避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用头盔,或者随手抓起枕头、木板等盖在头上,避免头部受伤,然后蹲下或坐下,尽量缩小自身的占有空间。

  “最好平时备好应急包,里面备有头盔、水、压缩饼干、小手电筒、哨子等物品,放置在易于取得的位置。这些物品能大大增加生存率。”专家说,尤其是水的准备至关重要。医学证明,在没水有食物的环境下,人类可生存72个小时;在有水没食物的环境下,人类可生存7至8天。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惊慌,更不要大喊大叫,以免消耗体力。在漫长的等待中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自己。另外,还要注意外面的变化,听到声音时,就要呼喊,如果没有力气就敲击身旁的硬物,或者动动身体,为搜救者提供信号。

  在地震中最常见的损伤是出血和骨折。专家指出,如果出血,应撕开衣服拧成绳子或者用皮带绑住伤口的上端,避免流血过多;如果骨折,尽量将患肢固定,因为移动会加重损伤。

相关阅读:

地震 的求生与急救措施
地震自救四大法宝
地震基础知识 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