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固定术

  外伤后的固定是与止血、包扎同样重要的基本的救护技术。过去认为,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治疗方法,其实,固定术不仅可以固定骨折,防止骨折断端移位,造成其他严重损伤,还能对关节脱位、软组织的挫裂伤起到固定、止痛的效果。

  1.木制夹板

  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各种长短不同的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

  2.塑料夹板

  事先用热水浸泡软化,塑形后托住受伤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起到固定作用。

  3.颈托

  专门用于固定颈椎,颈椎外伤后,怀疑颈椎骨折或脱位时必须用颈托固定。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

  4.充气夹板

  为一种筒状双层塑料膜,使用时将塑料膜套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外,摆好肢体的功能位即下肢伸直,上肢屈曲成900,再向进气阀吹气,充气后立刻变硬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5.负压气垫

  这是近几年开始使用的先进的固定材料。负压气垫是一种片状双层塑料膜,膜内装有特殊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把片状膜包裹需要固定的肢体,摆好胶体的功能位,然后向进气阀抽气,气垫立刻变硬达到固定的目的。

  6.脊柱板

  脊柱受伤时用于固定和搬运病人的塑料制品。

  7.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

  木棍、树枝、竹子、硬纸板、杂志、书本等任何可做固定用的材料。

  二、固定的注意事项

  1.有开放性的伤口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如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固定。

  2.怀疑脊椎骨折、大腿或小腿骨折,应就地固定切忌随便移动伤员。

  3.固定应力求稳定牢固

  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小腿固定,固定材料长度超过跺关节和膝关节;大腿固定,长度应超过膝关节和髓关节;前臂固定,长度超过腕关节和肘关节;上臂固定,长度应超过肘关节和肩关节。

  4.夹板和代替夹板的器材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应先用棉花、碎布、毛巾等软物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尤其在肢体弯曲处等间隙较大的地方,要适当加厚垫衬。

  三、具体的固定方法

  1.上臂的固定

  方法与步骤:

  (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一块放在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然后用绷带固定。

  (2)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将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

  (3)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4)如果没有夹板,可先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体上,再用三角巾悬吊。

  2.前竹的固定

  方法与步骤:

  (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分别放在前臂内外侧,再用绷带缠绕固定。

  (2)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3)如果没有夹板,可利用三角巾加以固定。三角巾上放杂志或书本,前臂置于书本上即可。

  3.大腿的固定

  方法与步骤: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大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4.小腿的固定

  方法与步骤: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过膝关节,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5.脊椎的固定

  在脊椎受伤后,容易导致骨折和脱位,如果不加固定就乱搬动,就会加重损伤。固定在脊椎受伤时显得特别重要。

  (1)颈部的固定:用颈托固定或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

  (2)胸腰部的固定:胸腰部用沙袋、衣物等物放至身体两旁,再用绷带固定在担架上,防止身体移动。

  怀疑脊椎损伤,切忌扶伤员行走或躺在软担架上。

  搬运脊椎损伤的伤员应使头与身为一个整体移动。

相关阅读:

7个家庭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
家庭急救常识匮乏高温天急诊遗憾频生
急救常识: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急救常识】春运旅途中晕车自救措施
【急救常识】春节外出突发病应急自救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