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 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情, 会让你有如梦惊醒恍然大悟的感觉。
你曾经那么坚信无比的事情, 怎么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对我来说, 我在香港遇到过两件事情对我冲击很大。
以至于突然之间我发现很多年来, 我只不过是一只蹲在深井里的青蛙。
第一件事是关于感冒发烧的。
我小时候但凡发烧进医院, 必然要做三件事, 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
我身边的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也无一例外的在重复着这样的步骤, 这样的步骤重复多了, 我和我妈都觉得治疗感冒发烧, 这三件事是胳膊连着大腿缺一就不灵光的。
于是当我到香港时, 当我发烧发到昏厥时, 当香港的医生只给了几片退烧药时, 我几乎认定了这帮医生是在草菅人命, 你们怎么不验血呢? 你们也不看看我的白细胞? 我都烧成这样了, 你们还不给我上吊针? 你们是医生嘛?!!! 香港的医生太不靠谱了!
然而,就这么几粒小药丸, 我竟然他妈的又生龙活虎了, 怎么搞的? 不用上吊针也能好? 那全中国人民感个冒咋那么费劲?
孩子2岁前后发烧的频率很高, 每到这个时候, 我妈都会在电话里大吼: “快带他去医院上吊针啊!”
“妈,香港医生不给上吊针。” “什么!!!还有不给上吊针的医生?” ……真的不给,不但不给, 他们连手指头都不轻易扎。
发烧38度以下, 他们也不让给孩子用退烧药, 他们还不许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 他们还说不用过度关注孩子, 该玩玩该吃吃。
孩子4岁之前,没打过一次吊瓶, 没扎过一次手指头, 只吃过一次抗生素(10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 但神奇的是,不扎手指头—不等验血报告—不打吊针,他也能好。 而且我身边的孩子们都是这么治疗的,在香港, 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的人竟成了笑话。
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不知道你笑了没,反正我笑了。 能不用挨疼扎手指头,能不用排队等验血报告,能不用耗时间打吊针,这病还能被治好? 何乐而不为?? 但随后我又困惑了,既然只是几粒小药丸的事, 为什么内地的医生一定要让人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呢? 如果他们不让病人这样,病人为啥还闹呢?
不仅仅感冒, 就连尿路感染, 香港医生处理起来也特别简单, 不用化验不用吊瓶, 吃三天药,准好!
第二件事是关于青霉素的。
是人都用过青霉素吧? 用青霉素之前一定要皮试吧? 那是那是,不皮试, 过敏了可是会要命的。 可是香港医生的一段话让我如梦初醒。
中秋前后, Q和他女儿从内地带了一批大闸蟹来我家狂欢。 他俩刚进门, Q就一连愁云的告诉我, 女儿可能习惯了北京的气候, 到了香港后不适应,已经连着发烧好几天了。 Q问我附近有没有诊所, 想带着女儿去打个针。
去之前,我就暗示Q, 这儿的医生一般不给上抗生素, 到了诊所,医生检查了一下她的喉咙听了听肺后, 果然就只开了些常规的药水给他们。
Q一看没有抗生素就急了: “医生,您能给她来点抗生素吗?”
医生皱了皱眉头说: “你女儿不过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你要抗生素干吗? 如果你真的为孩子的健康着想, 你应该慎用抗生素。”
瞧瞧,被拒绝了吧。
Q还不死心:“你就开点青霉素就行,我女儿对青霉素不过敏,在内地做过皮试,你给开盒药总行吧。”
医生摇摇头说: “不行,你女儿目前的状况不需要抗生素。” 他停顿了一下后又接着说: “再说,她也不需要做皮试, 青霉素类本身并不是过敏原, 引起患者过敏的是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中国国产的青霉素纯度欠缺, 杂质可能引起过敏, 所以你们每次都要皮试。 而香港的青霉素采用纯度高的药剂, 几乎没有过敏的风险, 所以在这儿是不需要做皮试的。”
什么?香港的青霉素不需要皮试? 我真的是头一回听说!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