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重在培养孩子的能力与习惯

   【陪读爸爸啥时能放过女儿?】湖北一位父亲今年跟16岁的女儿一起参加高考,并考入同所大学。这位父亲说,女儿性格叛逆,因此从小学到高中都靠他陪读。但女儿说,现在父亲又变成大学同学,这让她倍感压力。陪读父母啥时才能放过子女,让他们独立行走呢?

  为人父母如果是一个轴,一个极端是放任不管,另一个极端是从头管到脚。这个一路陪女儿读书的爸爸,可能属于管得太多的极端。

  正因为管得太多,在女儿心理上造成很大负担,同时无法学会自我管理。正因为缺乏内在动力、自我管理,导致爸爸几次尝试放手的时候孩子的成绩都要下滑,这样爸爸就越不敢放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完全放任不管也是一个极端,要想孩子独立,不是把孩子推出去不管,孩子就自动独立了。鸟妈妈也懂得教小鸟先学会飞,才去经历风雨呢。孩子的成长不是自我修行,需要成人做一定的引导。成人引导的内容和方式相当重要。

  现在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有些父母目光不够长远,比较急功近利,特别重视眼前的成绩。所以他们无微不至地陪读:陪孩子做作业,替孩子检查,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等等。短期可能孩子的成绩会比较好,可是从中孩子没有学会怎么管理时间,制订计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来越依赖父母的监督;学习也就缺乏内在的动力。当父母尝试放手时,孩子缺乏自控力,不懂安排,导致成绩下滑,父母便越来越不能放手。

  我家里也有两个小学低年级学生,我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孩子5岁左右,我就跟他们介绍时间表。那个时候我家有个小白板,我把一周每天放学回家要做的事情按顺序写在白板上,比如在院子里玩、吃点心、游泳课等等。让孩子开始有了概念,我今天要做这些事情。然后我会事先和他们说好,比如到院子里玩,妈妈给你1个小时,到点妈妈要叫你们进来吃点心。这里也传递一个概念,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计划、有时间段。如果这项事情做得太久,不按照时间表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事情。比如,你在吃点心的时候边吃边看书,花的时间太长,那很可能上游泳课就要迟到了。游泳课只有30分钟,也有时间规定,如果迟到10分钟,那你只能游20分钟,这是你自己的损失。

  过了一个学年,我稍微改进了,培养孩子更多的主动性和管理时间的概念。还是同样的小白板,我不按时间顺序写活动,只写当天有这些活动,让孩子自己安排,你可以先玩再做作业,也可以先做作业再玩。我发现这样做很有效果,每划掉一项做好的事情,孩子都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

  有人担心:这个办法好是好,但如果小孩自己安排不好,玩疯了,来不及做作业,耽误睡觉怎么办?我说,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并不等于我们不管不问。孩子小时候自控力确实差一些,这是孩子发展的客观现实。每天做事之前要和孩子讨论,比如你觉得需要玩多久?做作业需要大约花多久?弹钢琴每天是多少时间?你总共有多少时间?能在这些时间里完成这些活动吗?时间怎么分配比较好?需要妈妈帮助吗?妈妈可以给你计时,到点提醒你,或者你自己定个计时器也可行。

  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孩子学会估算每个活动所需时间,学会制订计划,分配时间,注意做事效率,养成一定的自控力。逐步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的保驾护航,我们对孩子可以慢慢放手,孩子从而慢慢走向独立。

  最后,父母要牢记,孩子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在一个星期之内学会所有这些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要有耐心,我把这称之为培养学习习惯的长征路,从小做起,先给孩子扶上马,还要再送上一程,帮助孩子解决了根本的问题:能力和习惯。这样,父母自然可以放手,孩子不愁不自律。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