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胖是瘦,不仅和DNA及生活习惯有关,还可能是细菌在作怪。最近,有科学家发现,当给小鼠移植胖子体内的某种细菌时,小鼠不多日就会变胖,而如果植入瘦 子体内的某种细菌,小鼠就会变瘦。科学家把这两类细菌分别称为“胖菌”和“瘦菌”。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在全世界做了个调查,发现欧美等地的人胖菌数目明显 要高于亚洲等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什么欧美的胖子要比中国等地多。
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胖子带来新希望:这是否意味着只要给自己植入点“瘦菌”就行了?且慢,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
肥胖细菌,首先被发现的是阴沟肠杆菌
肥胖问题,不仅是胖子们关心的话题,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很多科学家都把目光瞄向了人体细菌,想从这一方面找找肥胖的原因。而第一个肥胖细菌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
2012年底,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教授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The ISME Journal发表文章,报道了可能和肥胖有直接联系的一类细菌——阴沟肠杆菌。
赵立平教授将一种来自肥胖病人的阴沟肠杆菌种植在无菌实验鼠体内后,引起小鼠严重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阴沟肠杆菌不仅能产生毒素,让吃不胖的无菌鼠对高脂饲料 产生严重反应并肥胖,还关闭了负责消耗脂肪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由此,赵立平教授认为,这种细菌正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阴沟 肠杆菌是第一个被确定与肥胖有关的细菌,而在此之前,很多科学家也在分析哪些细菌和肥胖有关,但都是一个大致分类,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杰弗瑞·戈 登等人发现,肥胖者肠道内游弋着一种与苗条者体内迥异的细菌。在肥胖人群中,厚壁菌增加,拟杆菌减少。但当肥胖人群体重减少时,厚壁菌数量下降,拟杆菌比 例上升了。这里所说的厚壁菌主要是芽孢杆菌、葡萄菌、梭菌等一些条件致病菌。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肥胖细菌”从食物吸收了过多的卡路里,能量被身体吸收并 沉积起来成为多余的脂肪,肥胖便形成了。
今年5月,国际著名期刊《糖尿病》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法国、美国、罗马尼亚科学家将肥胖大鼠肠道的高比值硬壁菌与拟杆菌移植给无菌小鼠,成功地复制出肥胖表型,而且鉴定出3种肥菌——颤杆菌和梭菌属14a簇及4簇。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