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该知道的关于癌症的误区

  尽管人类对癌症的认识有了一些深入,也有了一些治疗手段,部分癌症甚至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目前癌症发生的有关机理人类还没有完全了解,癌症依旧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杀手。在这样的局面下,很多人谈癌色变。与此同时,大量防癌抗癌的信息汇聚到我们的身边,你能躲开那些陷阱,科学理性地应对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00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预计会达到1200万。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12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有270万。

  美国休斯敦MD安德森肿瘤中心高级数据协调员陶杰夫表示,癌症的病因极为复杂,大约10%与遗传基因有关,90%与环境因素有关。这个环境因素包括烟草(25%-30%),饮食和肥胖(30%-35%),感染(15%-20%),辐射(10%),还有紧张、缺少运动、环境污染。但对某一具体病人来说,很难证明引起癌症的具体原因,因为大多癌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对某一具体癌症,常常用危险因子来表明与癌症的关系,任何增加患一种疾病的风险被称为一个危险因素。有一个危险因素并不意味着就会得癌症有危险因素也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得癌症。如长期吸烟就是肺癌的危险因子。

  误区1:日常饮食轻预防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张图谱,这张图谱来自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中文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和15种癌症的关系,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显示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种癌症风险的可能性。

  在该图谱中,酒精被给了好几张红牌和黄牌,因为它已确证可增加患口腔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绝经前乳腺癌、绝经后乳腺癌、肝癌的风险。酒精就像致癌物的“催化剂”,虽然它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能促使致癌物癌变,还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近些年,国内外营养学专家经常提醒人们要少吃红肉和加工肉,这在流行的癌症图谱中也有所反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红肉指的是猪、牛、羊肉及内脏制品,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脂类,所以会与结直肠癌挂上钩。像火腿、腊肉、培根等加工肉,为了防腐和有卖相,添加了大量的亚硝酸盐成分,这样一来,也很容易诱发大肠癌。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人们要尽量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每天的畜、禽肉不要超过50克。

  如果人们对这些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在饮食中加以注意,其患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例如食谱中所提醒的黄曲霉素已被确认会增加肝癌的风险,这已经被研究证实。研究发现,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剧毒物氰化钾的10倍。它易在花生、玉米、坚果上滋生,一般水洗、烹调难以去除。而黄曲霉素容易在肝脏内积累,因此对肝脏的毒害最大,只需要1毫克/千克的剂量,便可诱发肝癌。

  在该图谱中,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的一些食品也被列了出来。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并减少乳腺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率。例如绿色蔬菜领有3张蓝牌,被认为可能降低口腔癌、食管癌、胃癌风险;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消化系统癌症风险。

  从科学理论来说,某些蔬菜确实可能有抗癌作用,但它们都是基于一些细胞的或动物实验的证据,跟人摄入这种食物能够抗癌是两回事,甚至还差得很远。得不得癌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就以食品来论,首先要注重的还是营养均衡,即使是健康食品,比如专门吃西兰花,其它食物吃得很少,那么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同样会缺乏,这样反而损害身体健康。

  健康提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和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重视对癌症风险的防范,患癌风险就会大幅下降。

  误区2:迷信偏方和保健品

  民间经常流传某人有祖传多少代治癌偏方秘方,宣称某种方法曾经治愈了某一个癌症病人等等。许多癌症病人便因此趋之若骛,导致上当受骗,浪费了钱财,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民间偏方的抗癌药物中,砒霜和含砒霜类药物经常被人提及。砒霜,又称三氧化二砷,具有很强的毒性。它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导致人体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和肝脏,并导致人体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研究发现,砒霜对人的致死量为0.1-0.2毫克。

  但是到了19世纪,在世界各国它又常常被用来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肤癌及子宮颈癌等疾病。其原理就是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杀死癌细胞。在正规医疗机构中,随着研究的推进,砒霜抗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相关研究人员正与国际学术机构研究口服砒霜对其他种类白血病、固体肿瘤、骨髓瘤及淋巴肿瘤的疗效,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有望日后治疗更多的癌症病人。

  不过,专家提醒,现在使用的砒霜针剂和口服砒霜都经过高科技的提炼和处理,并且癌症治疗中使用多少砒霜,用药时间多长为宜,都需要医生科学地使用,癌症患者千万不要听信所谓的偏方,擅自服用砒霜,以防发生不测。

  而“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最近一些年在一些患癌群体中成为一个流行的偏方。有不少癌症患者认为吃有营养的东西越多,肿瘤细胞生长就越快;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就能“饿死”癌细胞。从理论上讲,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细胞生长需要营养,但是如果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紊乱,被“饿死”的也就加上了好的细胞组织。最后的结果就是,紊乱的生理机能将会和癌症一起夹击患者。这样,癌症患者能够支撑的时间也就更短。另外,肿瘤手术、放化疗,都需要良好的身体作保证,没有较好的体力,难以承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除了这些,流行的各路偏方不胜枚举,专家提醒,癌症从本质上是属于基因病,是其基因发生了变异,尽管这种疾病还没有被完全攻克。但是遵从正规医学,在正规癌症治疗机构治疗癌症依旧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市面上宣称对癌症有预防甚至治疗奇效的补品、保健品总是层出不穷。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抗癌”关键词,就会有大量的抗癌保健品出来。这些产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宣称能“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如鲨鱼软骨胶囊、灵芝孢子粉胶囊等;第二类是宣称含有某种成分,具有预防癌症作用的,如番茄红素、葡萄籽等。

  “有些保健品的宣传对癌症患者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中医科主任李萍萍教授说,在门诊中,经常有肿瘤患者询问鲨鱼软骨胶囊、灵芝孢子粉等产品是否有用,还有患者甚至会因轻信宣传放弃正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很多保健产品都给自己贴上了“研究证实”的标签,但迄今为止,没有一种营养品被研究证实在人身上确实能够防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指出,“补药宣传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专家表示,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健”字号的保健药、营养品根本没有治疗作用,在癌症面前,它们可以说完全无能为力。有一些宣称成分为纯正中药,且经实验证明有效的“药品”也不可相信,因为这些所谓的“实验结果”,大多是动物实验结果,而不是临床上病人应用的结果,这只是商家一种“广告技巧”而已。

  其实,保健品只能作为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必须配合手术、放化疗才能起到一定疗效;如果想依靠保健品、营养品来治疗肿瘤,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健康提醒:癌症的治疗需要一个的复杂过程。诊断提示癌症或疑似癌症时要去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的诊疗,调整心态、平衡膳食、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别被癌症吓倒。相信科学,不要盲目地相信偏方和保健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误区3:罹患癌症等于宣判死刑

  临床上经常碰到家属要求医务人员向病人隐瞒真实病情,这曾被认为是对癌症病人的保护性措施。但其实,肿瘤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过程都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果病人不知情,对治疗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配合,反而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恐癌”心理相当普遍,一些患者认为得了恶性肿瘤就等于判处了死刑,所以放弃治疗。其实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不同的癌症具有不同的死亡率,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能够治愈,三分之一的病人能够长期生存,剩下三分之一也能得到临床明显的改善。因此,肿瘤实际上是一个可治的疾病。

  “只要努力去做,就会取得进展,比如艾滋病,很早以前得了这种病几乎就等于宣判了死刑,但是在经过一些科学家的努力之后,现在艾滋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虽然截至目前人类依旧不能治愈艾滋病,但是只要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实施恰当的治疗,就可以极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艾滋病已经不是一个致命性的疾病,很多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都可以延长寿命10-20年左右。

  “另外就癌症而言,以前人们一旦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大部分人一般也就还有3-6个月的寿命,但是如今在得到一些合理的治疗以后,很多人都能多活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外现在的宫颈癌、卵巢癌等一些癌症只要及时治疗有很多都能够治好。”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彭勇说,将来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及药物的发明,肿瘤肯定会为人类所攻克。

  健康提醒:对任何一个癌症患者而言,都需要积极抗癌,只要科学治疗,有的能够彻底治愈,有的也能够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