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患者类型 有你吗?

看病时,大夫虽然是主角,但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同样重要。大夫与患者就好像同一战壕的战友,要协同作战,才能共同抗击病魔。

医生最喜欢以下6类病人

1.有病不拖型。

身体不舒服就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重病拖成要命。

2.定期体检型。

健康检查的真正意义就是查出没有感觉但已经发生的疾病,做到早期治疗、及早控制,将病害降到最低程度。

3.本色出演型。

“浓妆艳抹,香飘四溢”的病人,医生无法从其外貌和气味上帮助辨别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后身上会有烂苹果味,如果喷了香水去看病,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4.竹筒倒豆子型。

医生最喜欢表述清楚的病人。医生诊断一个疾病,就像在一条马路上开车,一开始不知道马路要通向何处,等路标一出现,指示越来越多后,才恍然大悟。所以病人越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问题,就越能帮医生及早、准确地下结论。

5.遵照医嘱型。

医生喜欢那种“按部就班,叫干嘛就干嘛”的患者,这种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都会让医生感到两者在协同作战。

6.高度信任型。

健康的一半是心态,治病的一半是信任。只有患者和医生“心心相印”,才会同仇敌忾,早日打垮病魔。

相反,医生最不喜欢的病人是:

1.有病乱投医型。

这种人一生病就相信“大师”、“秘方”等,转了一大圈,病非但没治好,还越来越严重,最后才来找医生,晚矣。

2.自作聪明型。

自作聪明的病人不听医嘱、自行减药量、乱要求开药、不按要求作检查。还有以为自己久病成良医,根本不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把医生设计的治疗过程完全打乱。

3.有病硬扛型。

疾病和疾病不同,有的扛一下,真的就能痊愈,有的硬扛小病会拖成大病,甚至拖成不治之症;人和人也不一样,有的体质好,硬扛能扛过去,有的人体质差,硬扛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4.不信任型。

年轻医生经常会碰到病人问,医生,这个病你们以前看到过吗?这种不信任的讲法和做法,会影响医患之间协同作战的效果。

5.一问三不知型。

医生是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人,只有病人如实把自己的病情反馈给医生,他才能分析出接下来该如何给你治疗。要一问三不知,医生只能猜谜了。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