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毒就是英雄吗?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和治疗方式,那些清清楚楚标明风险和副作用及其发生率的药物,要比宣称自己毫无副作用的药物靠谱的多。


孙边姬:

我有个朋友有天说胃疼,而且疼得挺厉害。我说你去做个胃镜吧,他说这点小事吃点药就好了不用做胃镜这么大阵仗吧。我说胃镜很平常的,40岁以上的日本人每年体检都会做。他说多难受啊不想做。我说现在有无痛胃镜,推一针麻药睡过去醒来就做好了。他说做个胃镜还要打麻药越闹越大了啊。我说不想难受只能用麻药啊。他说真要做也不打麻药,忍忍就过去了。

我也做过一次胃镜,当时也可以选择无痛,但我最终没有选。我的想法和朋友一样,虽然痛苦,但也不是不能忍,打麻药就免了吧。似乎周围的人都是这种想法——麻药不是什么好东西,除非做手术忍不了,否则尽量不用麻药,能忍则忍。

王呆福:

我不是麻醉专业,对这个话题不能说得特别系统,仅就我看到的现象谈谈感想。

在发达国家,对就医舒适性比中国更重视,因此麻醉或镇痛药物的使用也比中国普遍许多。据我所知,美国拔牙不像中国一样,是在牙床上打局麻针的,而是跟胃镜一样,全麻,睡一觉起来牙就拔了。这样患者不必忍受打局麻针的痛苦。而很多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对此还不理解,认为“全麻比局麻危害大”,觉得美国人“小题大做”。我总结国人的观念:医疗处理最好不做,做了也最好忍忍不麻醉,忍不了也最好是局麻,最差才是全麻。 

我总结国人有这种观念的几个原因:

第一,麻药坏脑子。

这是我小时候常听到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对于剖腹产,大家普遍觉得打了麻药生孩子,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其实这么想不难理解,麻醉就是抑制神经系统的,而大脑作为神经中枢,被抑制了肯定不好。尤其是全麻,人就这么冷不丁睡过去了,一定会有后遗症。

当然,这种说法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因为事实在不断地证明,只要在安全剂量内,麻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是暂时的,代谢干净后就不会有影响。

第二,麻药有风险。

这个顾虑是现在比较主流的。麻醉确实有风险,不然也不会诞生专门的麻醉科。控制麻醉风险是非常专业且复杂的事情,需要专人负责。

麻醉最大的风险是,如果麻醉药量控制不好,它不但会抑制疼痛,还可能抑制呼吸和心跳。全麻胃镜、人流普遍使用的药物叫做丙泊酚,适量的丙泊酚可以让人迅速睡去,并在5-10分钟内醒来。而这个药物,也是导致迈克尔·杰克逊死亡的直接原因。当时杰克逊的私人医生为了帮助他睡眠给他用了丙泊酚,后来导致他呼吸心跳抑制,家里又没有抢救仪器,于是酿成悲剧。

这不是个例,临床上确实听过不少麻醉导致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案例。但真的算概率,麻醉风险的致死率在正规医院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在统计学上,这就是小概率事件。

当然,即便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也要尽力避免其发生。所以在做全身麻醉手术时,我们都会给病人做气管插管,辅助其呼吸,并密切监控心跳、血压等数据。在做胃镜、人流等简单操作时,虽然不插管,但也会在旁边准备好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工具,以备在风险发生时第一时间救治。如果杰克逊是在医院发生呼吸心跳抑制,说不定不会丧命。

第三,麻药会成瘾。

这也是真的,长期大量使用麻醉药物确实会上瘾。这也是为什么医院会严控麻醉药物的来源和流向,防止滥用。但麻药和毒品不一样,不是碰一次就会上瘾的,一次手术的那些剂量不会产生依赖。本人在上海实习的那家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疼痛难忍,前后一共打了4针杜冷丁(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等同于吗啡),这么强烈的镇痛药效果好极了,但是亲身经历告诉我,没有一点成瘾的感觉。

第四,传统观念使然。

中国人信奉“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总之吃苦受罪就是好样的,贪图享受就鄙视他。什么关羽刮骨疗毒啊,什么战场上没有麻药直接做手术啊,都被传为佳话。能忍住疼痛的就是英雄,忍不了的就是狗熊。而其实现代外科,特别在欧美讲究医学人文关怀,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无痛。

以上就是我自己总结的国人排斥麻药的几大原因。最后我还想延伸开来谈谈我的感想。我觉得对待麻药的态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低的人,会关注风险本身,一听说会死人就赶紧远离。而科学素养高的人,会关注风险的概率,如果概率很低,就可以接受。而且,科学素养高的人心里很清楚,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和治疗方式,那些清清楚楚标明风险和副作用及其发生率的药物,要比宣称自己毫无副作用的药物靠谱的多。

如果再往深了扯,似乎用不用麻药体现了一个追求生命质量还是生命长度的哲学问题,矮马想不明白了,不扯了。

孙边姬:

今天是2014年最后一天,这一年我们迈出了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开了这个公众号。我们两个自己都有工作,家里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婴儿,已经是疲于奔命的状态了,一周更新三次,用的都是睡觉、看片、聊天的时间。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更新着,因为我们得到的比付出多得多。越来越多的读者,后台留言里的鼓励,亲朋好友的支持,新认识的同道中人,这些都是我们2014年最大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科学、理性的2015年。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为了各位和我们都能过一个愉快轻松不闹心的元旦假期,1月2日星期五暂停更新,我们下周见!祝大家新年快乐!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