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汇总 你中枪了吗?

1987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CFS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患病人数中,女性约为男性的4倍。且CFS的发病具有职业及年龄特点,白领阶层、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为高发人群。社会应激因素、病毒感染、心理、家庭遗传因素等为CFS主要危险因素。

长期慢性疲劳究竟对身体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一、体能体态危害:长期慢性疲劳状态,使身体整体肌力不足,身体协调性下降。以致在从事或完成某些消耗体力较大及动作细腻、精巧的工作时,患者深感力不从心。体态方面,则会使人过早地衰老。可使患者面色无华,脱发断发,皱纹早现,面肌松弛;有的还可出现面部色斑,明显呈现出未老先衰之征象。

二、生理系统危害:长期慢性疲劳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削弱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加罹患疾病的机会。同时慢性疲劳会影响循环、神经、消化、生殖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心悸、血压不稳定(偏高或偏低)、“脑疲劳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头脑不清爽,反应迟钝,头晕头痛。常可进一步影响睡眠,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中间早醒等)多梦、夜惊等。对于女性来说,还会出现月经不调(时间提前或错后,经期延长,出血量过多或过少等);性冷淡等。对男性而言,则多数表现为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如果不能及时调治,很可能引发不孕或不育的发生。

三、心理系统危害:几乎每个慢性疲劳患者都有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过度紧张、心烦易怒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已有的研究也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应激与CFS关系尤为密切。由于情绪受到影响,进一步也会导致意志的受损。致使多数人表现出意志薄弱,做事不果断,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缺乏信心,效率降低。有时可能对自己缺乏信心,受到一些不良刺激,不能自己解脱、自我调整,以致负担沉重,消极自卑,放任自流,失掉控制能力。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