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句不好听的,父母非得担孩子的担子是个错误的想法。据相关研究表明,那些成功瘦身并保持下来的孩子都是出于自己意愿而瘦的,跟父母说不说没什么太大关系。
杨百翰大学以40个近一年内瘦身30斤,且没有反弹的孩子为调查对象,发现其中60%的孩子都是出于对自己健康的考虑下决心减肥。
那么父母就这么袖手旁观,什么都不用做了?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高级营养师Kristi L. King表示,事实的确如此。
“试想你在青少年时期,你的爸妈总说你是个胖子,不让你喝这个不让你吃这个,你就真的不会吃了吗?这些约束和限制反而会加深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和隔阂,并把他们推到朋友家或是小卖部里吃零食,那么这种情况就更不可控了。”
但是这也并不表明父母对孩子减肥毫无作用,明智的父母应该更关注于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且给他一些好的饮食建议,甚至可以教他们怎么挑选更健康的零食。
Kristi L. King说:“父母能做和该做的也就这些事情,我建议你们可以让孩子多吃或者多接触蔬菜和水果,甚至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爱吃的,但是热量相对低的食物,慢慢地让孩子对食物的依赖降低,别老说你吃得够多了,再吃就胖死了的话。你以为这是激将法,实际上,你把孩子越推越远,不仅在减肥上,在别的事情上,他们也会抵制你的建议,或者阳奉阴违,在你背后偷偷做事。”
当然了,孩子瘦下来还有更多原因来自于同辈之间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不是坏事,相反的,这会让孩子们自觉停住嘴,养成更健康的习惯。Kristi L. King表示:“放学后跟朋友一起散散步,逛逛街,比孩子一个人在家宅着无意识吃进各种零食好得多。当然,如果是跟原本就不爱零食的朋友在一起就更有利于减肥了。”
下面我们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孩子更快减重。
所谓,好的习惯都是打小养成的。小学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进入小学,爸妈就应该关注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要等到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每周抽出一点时间进行家庭活动,或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门运动。多让孩子尝试一点健康食品,但是爸妈别一边啃着薯片一边跟孩子说,你该吃黄瓜,多可笑的事儿。”
Kristi L. King说,人永远都是处于行为模式的养成中,如果父母每餐多给他准备蔬菜水果,不刻意说你只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那么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蔬菜和水果才是每餐饭必须的,这将会长时间地影响他的饮食习惯。
如果爸妈错过了这个时期也不要紧,孩子慢慢长大,心思更为成熟,想得也更多了,爸妈不妨跟孩子聊聊食物跟健康之间的联系。失败的父母总是说,你看,你吃这么多会胖死,会嫁不出去,这些话只会伤害孩子。聪明的父母就会从关心孩子健康的角度入手,告诉孩子我爱你,但是肥胖可能会让你得糖尿病和心脏类疾病,我希望你可以一直陪着我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得到的心理暗示是,你是出于爱让我减肥而不是出于面子或是其他因素。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高中或者大学了,那么重生的机会来了。
“据研究表明,孩子在这个时期最容易瘦下来。” 杨百翰大学教授Chad Jensen在《每日科学》的文章中表明:“每一个转折都会成为你完成转型的重要过程。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会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爸妈这时候别帮倒忙,孩子成功的几率就会高很多了。”
编译自:https://www.yahoo.com/parenting/the-secret-to-talking-to-teens-and-all-kids-106542434981.html
文章原标题:The Secret to Talking to Teens (And All Kids) About Weight
文章原作者:Christine Coppa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