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伍君仪)日前,北京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冠军的获得者、美国运动员布莱恩·克莱在做足准备工作并参考牙医意见后,用掷标枪的方式为女儿艾莉拔出松动的乳牙,小女孩不但毫不害怕,还认为这“酷极了!”
对于许多“牙科恐惧症”患者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宁愿忍受牙疼也不去看牙医。牙医建议,父母多了解牙科知识有助于孩子克服牙科恐惧症,讲讲“标枪拔牙”的故事会有帮助。
很多牙科恐惧症的患者是孩子,有调查显示,5.7%~19%的儿童及青少年存在牙科恐惧症。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拍摄了46名三岁儿童初次看牙医的录像,观察到许多孩子烦躁不安,有的还从治疗椅上逃跑了。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黄翔雨表示,牙科恐惧症指的是对疼痛、未知事物及身体受伤的恐惧,是一种焦虑症状,表现为紧张不安、不配合治疗甚至故意延误治疗。
牙科恐惧症往往来自于看牙医的直接经验,而人们对拔牙等口腔手术的害怕程度高于洗牙等普通牙科操作。有的患者则是源于间接经验,听说别人看牙医的“恐怖经历”之后深受影响,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闻到消毒药水的气味就害怕不已。
影视作品,特别是一些卡通片,对看牙医的描述往往是负面而夸张的,大大增加了公众的恐惧感。如果牙医态度冷漠,操作不够人性化,患者即使没有真的感到疼痛,也会出现牙科恐惧症。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黄少宏介绍说,任何就医行为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然而对牙科的恐惧感特别明显,原因可能是牙病引起的疼痛剧烈,造成印象深刻,而人们又觉得针对牙齿的操作是有破坏性的,倍感软弱无助。
黄翔雨认为,牙科恐惧症多起源于儿时不愉快的诊疗经历,或是感到疼痛,或是听到车针钻头的噪声,或是因咽反射敏感导致呛咳。
目前,治疗牙科恐惧症可以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等。改善牙科诊所的环境,包括播放背景音乐,消除常规的消毒水味,牙医改变传统的着装,均可避免诱发患者的恐惧条件反射。
有研究发现,如果患者在就诊时没有控制能力,就会感觉很无助,反之则有助于减轻恐惧。例如,患者知道自己可以让牙医停下来,就不那么害怕了。黄翔雨表示,克服牙科恐惧症的关键在于父母,建议多了解与牙齿有关的科普知识,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孩子看牙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黄少宏称,对于换牙期准备拔牙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拔牙前讲讲艾莉“标枪拔牙”的故事,对克服恐惧有帮助。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