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度体温有四种方法:
腋窝下(腋下量温)
在口中(口腔量温)
在耳中(鼓膜量温)
臀部(肛门量温)
量温贴及奶嘴量温器不能准确量温。不要使用水银量温器。水银含毒,而量温器有机会折断。如果选购量温器时有任何疑问,可徵询药剂师的意见。
使用数码量温器的提示
数码量温器最适宜在腋窝及口部量度体温。经常紧记要先按钮开着量温器。无论是使用腋窝、耳朵、口腔或肛门方法量温,都要依照有关指示。当你听到“必”一声后,便拿开量温器,阅读所显示的温度读数。使用前后均要用冻水加肥皂清洁量温器(耳朵量温器除外),然后再加以冲洗。
未满三个月大的婴儿如有发烧,便要尽快看医生。在出生后的头三个月,婴儿非一定能够抵抗感染,较之同样发烧的较大的婴儿和儿童,需要更快寻求医护人员的护理。婴孩如仅只3至6个月大,父母便应约见医护人员。
应如何为小孩量温?
为小孩量温有4种安全的方法。你可以选择自己安心使用的一种。
腋窝量温法
腋窝(腋下)量温法一般适用于初生婴儿和年幼小孩,但却不如肛门量温般准确。要更准确量度体温,可使用肛门或口腔量温。
把量温器的末端部份放在儿童腋窝的中心位置。
确保小孩的手臂紧贴其身体。
把量温器留在探测部位约 1分钟,直至你听到“必”一声,或遵照製造商指示量度。
把量温器拿开,然后阅读温度读数。
口腔量温法
口腔量温不适宜 5岁以下小童使用。因为他们难以在整段量温的时间内,保持量温器置于舌下。
把量温器的末端小心放在小童的舌下。
小童合上嘴巴,把量温器留在口中约 1分钟,
直至你听到“必”一声,或遵照製造商指示。
取出量温器,然后阅读温度读数。
耳朵量温法
虽然耳朵(鼓膜)量温法能迅速量温,但即使遵照製造商的指示量度,读数往往仍然偏低。这种量温法不及肛门量温法可靠或准确。
每次使用清洁的针探,并小心遵照製造商的指示。
轻轻把耳垂拉后。这样有助把耳道拉直,让针
探能顺着耳道推进耳鼓。
轻轻把量温器塞入,直至耳道给全部封住。
按下按钮并维持 1秒。
取出量温器,然后阅读温度读数。
肛门量温
这方法最为可靠,能确定初生婴儿和幼儿是否发烧。你需要觉得安心,才使用肛门量温法。
用矿脂(例如凡士林)涂上银色探针上。让婴儿仰卧、屈起双膝。
轻轻把量温器插入肛门约 2.5 厘米(1 英寸),用手指拿着量温器固定位置。
量温器留在肛门内约 1 分钟,直至你听到“必”一声,或遵照製造商的指示。
取出量温器,然后阅读温度读数。
如何为成人量体温?
成人可以分别在口腔、耳朶或腋窝下量体温。腋下量温的准确度较低,一般来说只有在病者极为睏倦或神智不清时才使用。依照上述用于儿童的量温方法。
何谓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区幅因使用方法而异:
方法 正常体温区幅
腋窝 34.7°C(摄氏)至 37.3°C(94.5°F(华氏)至 99.1°F)
口腔 35.5°C至 37.5°C(95.9°F至99.5°F)
耳朵 35.8°C至 38°C(96.4°F至100.4°F)
肛门 36.6°C至 38°C(97.9°F至100.4°F)
人的体温在一整天裡会有起伏,在早上可以上升多至 1度,在下午或会达至最高温。运动、穿衣或被褥过多、热水浴或在天热期间留在户外等,均会导致体温轻微上升。
当小孩因感染而不适,发烧(体温高过 38ºC(100.4ºF))是正常反应。发烧是抵抗感染的正常过程,并不损害小孩,一般在三天后便退去。
发烧的度数并不能显示病情有多严重。儿童的表现、整体的外在变化和其他症状例如头痛、颈项彊硬、噁心和呕吐等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发烧如果同时伴随其他症状,或意味着疾病较为严重。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