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相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有限,日需量仅以μg或mg计,因而被称为“微量营养素”。让我们以中华儿科杂志2010年7月发表的《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蓝本,与大家一起讨论微量营养素与婴幼儿健康。

1.你好,我是16个月宝宝妈妈,孩子头发比较稀疏,而且后脑勺有一条明显的弧度缺少头发,是不是这就意味着缺钙?|要怎么补充钙剂?

  儿童钙缺乏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少数患儿可出现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严重钙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佝偻病临床表现。新生儿期 可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头发比较稀疏,且后脑勺有一条明显 的弧度缺少头发,俗称为枕秃,与平素孩子头部易出汗;枕部与床面或枕头间局部摩擦过多有关,与缺钙没有直接关系。

2.家中有宝六个月,混合喂养。去体检时医生要求六个月查血,不知道有这个必要么?如果不查如何知道孩子是否缺一些微量元素?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微量营养素,须从外界获取。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微量营养素在人体内含量低、分布广、种类多、 功能各异,且各种微量营养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制约,难以采用单一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判断体内各种微量营养素的状况。判断孩子生长发育首先应该进行 身高、体重、头围这些参数的连续监测。如果进食正常、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必要必须进行抽血检测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不能客观反映婴幼儿发育状况。再有,手指 端取血过程易受组织液的稀释,造成检测结果本身就不准确。

  临床识别和诊断微量营养素缺乏较困难。加之营养知识更新滞后、商业炒作误导等因素,致我国当前在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中存在诸多误区。不要错误地以检测血液微量元素浓度来诊断钙、铁、锌及其它微量元素的缺乏,以食欲低下、烦躁、哭闹等非特异临床表现诊断锌、钙、维生素D缺乏等。

3.崔大夫您好!我孩子从小就缺锌,但是怎么补都不太有效,最近一次医生给开了钙铁锌,但是吃了不久牙齿就变黑了,请问这种情况还要不要补?怎么补?

  儿童轻中度的锌缺乏可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复感染、轻微皮疹、食欲下降等,但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识别困难。儿童严重锌缺乏少见。血清锌可部分反映人体锌营 养状况,但该指标缺乏敏感性,轻度锌缺乏时仍可保持正常。建议增加强化锌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

4.母乳喂养的宝宝都应该补充哪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宝宝现在13天,我孕期有吃剩的钙片和复合维生素现在也在吃,对宝宝有帮助吗?

  母乳喂养期间只要保证母亲进食正常,只需补充维生素D400IU/天;4-6个月后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肝脏、动物血、牛肉、瘦肉等含铁丰富,且血红素铁含量高,是膳食铁的最佳来源。鱼类、蛋类含铁总量及血红素铁均低于肉类。新鲜绿叶蔬菜含铁量较高,且富含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

5.您好,我是19个月的母乳妈妈,孩子有肋骨外翻和方颅,骨碱性磷酸酶为200——250,骨密度Z:—1.60,微量元素均正常,医生说严重缺钙,建议断母乳喝奶粉,开了阿法骨化醇胶囊和碳酸钙吃2个月。从三个月开始就每天一粒鱼肝油和钙剂,为什么还缺钙呢?这是佝偻病吗?

  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可引起钙缺乏,但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致使肠道钙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2岁以下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其中,婴儿期是一生中骨钙沉积比例相对最高的时期。

  血钙水平不能用于判断人体钙营养状况。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钙水平受到严格调控,只有在极度钙缺乏或短期大量摄入钙时,血钙水平才略有下降或上升。低钙血症是由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异常、维生素D严重缺乏等引起的钙代谢异常,而非人体内钙的缺乏。

  骨密度检测虽然具有快速、准确、及高度可重复等优点,被认为是评估人体骨矿物质含量而间接反映人体钙营养状况的较理想指标,但目前尚缺少儿童的正常参考数据。定量超声骨强度检测具有价廉、便携、无放射性等优点,但其结果同时也受骨骼弹性、结构等影响,其临床价值有待证实。

  佝偻病的全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肋骨外翻和方颅等症状;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测均不能确诊佝偻病。只有血清25-(OH)D水平可反映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长骨干骺端X线检查有助于佝偻病诊断。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需摄入每天400IU的维生素D,不需额外补钙。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钙的优质来源。只要母乳充足,婴儿钙营养足够;当因各种原因母亲不是哺乳或母乳不足,充分的配方粉喂养仍可提供充足的钙营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婴儿若需额外补充钙,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增加维生素D与钙补充剂。

6.10个月孩子每天需要补钙锌、鱼肝油吗?孩子鼻梁上是青的是脾胃不好吗?如果是,如何调整呢

  只有母乳喂养婴儿需要每天服用400IU的维生素D;无需补充该和锌,因为母乳能够提供足够且高吸收率的钙和锌。钙等微量元素补充过多不仅可能出现过量问题,还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对于10个月婴儿坚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就可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鼓励妊娠母亲增加户外活动;鼓励母乳喂养,并从婴儿出生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IU/d。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添加婴儿配方粉。如果婴儿配方奶的摄入量不足可考虑补充维生素D。长期临床经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400 U/d是安全的剂量,并能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

7.您好!我家宝宝九个月,在六个月检查微量元素时缺锌,说缺一半!吃啦盒锌硒宝没有效果,,怎么办?听说吃葡头糖酸锌刺激胃!那现在该怎么补?谢谢老师!

  人初乳的锌含量高,但随后逐步下降。4—6月龄后的婴儿,母乳锌已无法满足其需要,必需从辅助食品中获得足量的锌。如辅助食品以未强化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则容易造成4~6月龄后婴儿锌缺乏。长期、反复罹患腹泻、呼吸道感染,使锌丢失增加而吸收减少,也是造成锌缺乏的重要因素。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选择婴儿配方粉。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建议首选强化锌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增加肉类、肝脏等富锌食物摄入是预防锌缺乏的重要措施。

8.曾看到钙和镁互相制约,请问美国买的钙锌镁口服液能吃吗?多种维生素应何时吃,饭前还是饭后?钙和多维能和奶一起吃吗?

  奶和奶制品是人体钙的主要来源,也是最佳来源;绿色蔬菜、大豆及其制品也含有较高的钙,可作为钙的补充来源;强化钙的食品也提供部分钙。人体钙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WHO建议1-6和6-12个月婴儿每天钙摄入分别是300和400毫克/天。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通过补充微量营养素而获得的。母乳喂养和/或婴幼儿配方奶喂养,满4-6个月添加富含铁辅食是婴幼儿营养的基础。千万不要认为婴幼儿生后必然会“缺”什么,有必然应该“补”什么。“缺”和“补”总萦绕着家长。放松心情,正常喂养,孩子会生长的非常健康。

9.小孩今年11岁,不爱吃菜,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1岁 的儿童完全可通过讲述让他知道吃菜的重要性。吃菜不仅可获得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获得纤维素。除了微量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外,纤维素可促进肠道消化和吸 收功能。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不仅可以导致便秘,而且也不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健康。依靠维生素的补充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10.崔大夫,请问补钙铁锌为什么会导致牙齿变黑?

  经常补充微量元素或维生素容易导致牙齿上附着黑色的氧化物。这些倒不是多大问题,通过洗牙或等待都会脱落。但是,长期服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微量营养素会 破坏本身就已营养均衡的母乳、配方粉和营养米粉,导致很多营养素吸收出现问题。会出现越补,缺的营养素种类越多的“怪”现象。

11.请问3岁的孩子每天吃多少毫升牛奶合适?

  如果没有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建议2岁以后每天做好服用400毫升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且还可保证钙、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D等维生素的摄入。千万不要认为能够进食成人食物后,固体食物完全可以替代奶。

12.6个月您好,宝宝6个月,纯母乳喂养,刚添加辅食。查微量元素锌55.9umol/L,医生说缺锌,是否有必要吃补锌的药?若需要哪种比较推荐?

  微量营养素在人体内含量低、分布广、种类多、功能各异,且各种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制约,难以用单一临床或实验室指标判断体内各种微量营养素状况。加之商业炒作误导等因素,致众多家长依赖血液检查,特别是微量元素检查评价婴幼儿的生长。进食规律+精神良好+生长正常就是健康!

13.男宝6月体检血红蛋白110,查微量锌铁等全在参考范围之内,由于宝宝近期不愿吃饭(奶,辅食都吃不大多),大夫说有点贫血,可能缺锌食欲不好,给开的锌和钙,请问需呀补吗?是缺铁和锌么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简便的筛查儿童铁缺乏的血液生化指标。WHO最新采用贫血诊断标准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限分别为:6个月一5岁,110 g/L;5—12岁,115g/L;12—15岁,120 g/L。婴儿营养米粉、肝脏、动物血、牛肉、瘦肉等含铁丰富且血红素铁含量高,是膳食铁最佳来源。

  微量营养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少,但作用却非常重要。母乳、配方粉、营养米粉,以及婴儿辅食内都有相当的微量营养素。只有母乳喂养期间需添加维生素D;4-6个月添加辅食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再有,尽可能保证饮食多样化,就不会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现象。今天就微量营养素问题就讨论到这。

相关阅读:

把爱藏起一半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
如何改掉宝宝的不良行为
教你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
9计绝招让孩子听话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