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色素会导致儿童多动症吗?

中国人吃饭向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对食物颜色的使用由来已久,比如,人们做拔丝芋头的时候很早就会炒焦糖,使糖变成诱人的黄色。为了让食物更有吸引力,食品制造商常会使用各种天然或是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来装扮他们的产品。然而,对于日落黄、诱惑红等人工食用色素,人们却总是难以放心。有不少报道称,摄入人工色素会导致儿童行为障碍、多动症,影响智力发育,这些食品添加剂真的会危害儿童健康吗?

引起争议的研究

合成色素的健康争议其实由来已久。1970年代,一位叫Benjamin Feingold的儿科医生首次宣称儿童的行为与食品色素的摄入有关。此后,关于“合成色素导致儿童多动症”的观点此起彼伏,比如,2001年,日本岩手大学(Iwate University)在用含诱惑红的食物喂养怀孕的老鼠时发现了DNA损伤[1],200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色素与儿童多动症的关系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认为,合成色素与儿童多动症存在相关性[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所纳入的研究样本量都相当小(受试者通常只有几十人,有的甚至每组不足10人),这样的研究数据还远不够充分。

2007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这项研究在欧洲和美国引起了极大争议和广泛关注。他们对153名3岁儿童和144名8-9岁儿童调查,它们将这些儿童随机分组,并让他们分别饮用A、B两种含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的饮料,或不含这些成分的对照饮料。结果发现,饮用含人工添加剂饮料的儿童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更多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3]。研究人员据此推测,这几种色素可能增加儿童多动症的风险。

大量媒体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很多报道采用了“色素会使儿童智力下降”之类惊人的标题。报道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和困惑,很多人开始担心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等人工食用色素会对儿童的健康不利,也有一些环保和儿童组织据此要求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限制色素使用,同时修改这几种色素的安全限量ADI值。“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也向FDA提交申请,要求FDA禁止8种色素。

不过,这项颇具影响力的研究其实也存在不少问题。研究中使用的是两组成分复杂的添加剂混合物(除苯甲酸钠之外,每种研究用饮料中都混合了四种人工色素),而缺乏对单一成分的评估,因此无法确定试验结果究竟由其中的哪些成分导致。摄入人工色素的儿童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但他们的多动症评分实际相差并不大,研究无法证明两组间的差异真的具有实际意义。 此外,该研究中3岁组和8-9岁组的研究结果也缺乏一致性。

权威机构怎么说?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随后对此进行评估认为,研究中使用的两种合成色素和苯甲酸钠混合物质有很小的显著性差异,而且研究做的混合食品添加剂,不是单一成分,无法评估任何一种单一成分对人的影响。其次,这个研究的数据也并不充分,缺乏临床研究。综合,EFSA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这几种色素可能致癌或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4]。不过,EFSA也认为,1-10岁的儿童的确可能会有更高的暴露量和安全风险,出于对儿童健康的谨慎考虑,欧洲食品安全局还是认为应该加强监管,加大对儿童健康的保护。

美国FDA也针对此研究对色素与儿童健康进行了评估,发现美国人平均摄入量远远低于安全上限。即使是摄入量达到全民平均值的10倍,也还是大大低于安全上限。因此,FDA认为目前没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这几种色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关系[5]。考虑到中国人群中食用加工食品的量大大少于美国,可能的摄入量距离超标也还比较远。所以,基本可以认为也是安全的。

“无添加”不能改善儿童多动症

事实上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流的科学意见认为这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除了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育不良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代谢障碍、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缺少)和环境等诸多因素也会引起多动症。

基于“人工添加剂导致儿童多动症”的观点,也有人试图通过“无添加饮食”来预防和治疗儿童多动症,不过后来的研究证实,这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效果。上文中提到的Benjamin Feingold医生就曾提出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会导致儿童多动症后,他还提出一种“无添加剂饮食(The Feingold diet)”来预防和治疗儿童多动症。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宣称这种不含人工添加剂的食谱可以让至少50%的多动和学习障碍的儿童状况得到改善。然而,他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却只是一些不严谨的临床观察结果。在随后进行的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中,都没有找到支持“无添加饮食”有效的证据[6]。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对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较为担忧,但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它会影响儿童健康或是导致多动症。实际上,世界各国对人工色素的使用和管理都有严格的限制,可以认为,只要使用合理,不论是天然色素还是人工合成速速,都是安全的。

不过,考虑到使用人工色素的食品很多都是糖果、膨化食品之类高热量的零食,也确实应该对孩子们的食用量加以控制。引导孩子健康饮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抵御各种零食的诱惑,是父母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Tsuda S, Murakami M, Matsusaka N, Kano K, Taniguchi K and Sasaki YF, 2001. DNA damage induced by red food dyes orally administered to pregnant and male mice. Toxicol. Sci. 61, 92-99.

2、Schab D, Trinh N. Do Artificial Food Colors Promote 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Hyperactive Syndromes? A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J Dev Behav Pediatr. 2004;25:423-434.

3、Donna McCann, Angelina Barrett, Alison Cooper, et al. Food additives and hyperactive behaviour in 3-year-old and 8/9-year-old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Volume 370, Issue 9598, Pages 1560 - 1567, 3 November 2007

4、EFSA: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re-evaluation of Allura Red AC (E 129) as a food additive.

5、FDA-Background Document for the Food Advisory Committee, certificated color additives in food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in children,March ,2011

6、Eileen Cormier, Jennifer Harrison Elder. Diet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Fact or Fiction? Pediatric Nursing, 2007, 33(2): 138-143.

相关阅读:

把爱藏起一半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
如何改掉宝宝的不良行为
教你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策略
9计绝招让孩子听话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