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提了一句儿童酱油的事情。那到底儿童酱油为什么不适合儿童呢?315晚会没有解释,我们继续说下去。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新版的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其中钠的部分有几点重要的变化:成人每日摄入量从2200下降到1500毫克;大幅下调了0-1岁的婴儿的钠摄入参考量;50岁以上老人的钠摄入也进行了下调。这次调整的背景是中国居民膳食中钠严重超标, 人均钠摄入在4000毫克以上,超标的原因就归功于过度添加盐、酱油、味精这些调味品。
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早给儿童使用调味料的弊病,尤其是儿童过多摄入钠的健康隐患。很多父母也了解这一点,并且开始尝试减少儿童饮食中钠的含量。针对这样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儿童酱油”,希望用更健康的概念来赢得市场。
在儿童酱油的宣传中,除了传统的有机、天然之类的老调外,主要的卖点是低盐低钠。一般来说普通成人酱油的含钠量为每份(15毫升)含900-1200毫克钠,减盐成人酱油的含钠量为500-900毫克。但在我们这次对儿童酱油的调查中发现,这种低盐低钠,基本只是虚假宣传。
儿童酱油钠没有更低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对比,我们选择了某“有机酱油”品牌下的婴幼儿型和成人酱油来看。
两种酱油成分含量一模一样,儿童酱油一点没有该品牌宣传的低钠减盐特点,只是多标注了钙和铁的含量而已。贴上婴幼儿用的标签后,左边酱油的单价就是右边的三倍了,真是好买卖。
类似新瓶装旧酒的情况不是个案,大部分所谓儿童酱油的含钠量和同品牌的成人款的减盐酱油差别不大,当然也有更厉害的,比如下面这款日本进口酱油。
换算之后,左边的儿童款的钠含量居然要远高于右边的成人款。当然价格是儿童酱油贵很多。
标识误导
有些相对比较“聪明”一些的厂商,为了防止家长一眼能看出来儿童酱油并不低钠,于是开始在细微末节上动手脚,比如另一家宣称“儿童酱油更低盐更健康”的有机酱油厂商的两款酱油。
乍一看儿童有机酱油的每份中钠含量523毫克,比成人914毫克低很多,但是仔细看以下就会发现。成人酱油的成分是按照一份15毫升算的,而儿童酱油是按照10毫升算。换算成同样标准,儿童酱油含钠量和成人款相差无几。这种类似的“聪明”招数往往还在很多厂商的淡盐减盐酱油中使用。
伪造宣传数据
另一种更无耻的做法是干脆在宣传图上作假,我们在电商网站上查看5个品牌的儿童酱油中,至少有2个存在故意的宣传图成分作假的现象:
这张图直接将钠和钙的含量调换过来。
右侧的电商网站宣传图,和左侧标签成分表对比就发现,数据被刻意调整顺序,还很贴心的调整了小数点和单位。
混用标准
作为方兴未艾的噱头,儿童酱油是什么,怎么样的酱油才能叫儿童酱油,国家完全没有标准来规范。这也是这些厂家钻空子的主要原因,如成分表中NRV%,也就是一份酱油中的钠到底占每日推荐摄入量中百分之多少。儿童酱油的NRV%却是按照成人来计算。
比如上面这款儿童酱油,每份钠含量795毫克,NRV%是40%,也就是每份酱油只占人一天钠摄入标准的40%。但实际上呢,如果真是儿童酱油,NRV%按照1-3岁儿童的标准来计算,加一份酱油,钠摄入就是吓人的114%,如果按照0.5-1岁计算,就是恐怖的228%。
总结
母乳,配方奶和辅食中的钠,就可以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钠摄入参考量会升高,但是饭量也同样在增长,牛奶,肉,鱼,蔬菜,鸡蛋甚至米饭,都是丰富的钠来源,一个鸡蛋就有80毫克左右的钠,一杯牛奶里的钠大约100毫克。可以认为,在衣食无忧的中国宝宝的食谱上,日常食物里自带的钠,就应该达到参考值了,如果再喝点饮料吃点零食,分分钟就超标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添加酱油,哪怕是有“低钠健康适合儿童”的骗人噱头的儿童酱油,也等于每天给孩子增加了几百毫克的钠,无异于火上浇油。关于过早使用调味品和钠超标的害处,我们之前文章就长篇大论过了,不再啰嗦。
在中国家庭中,钠摄入严重超标的问题很普遍。解决的方法,除了用“钠会影响钙吸收”的科学吓唬法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过早给孩子的饮食中添加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目前市场上的“婴幼儿/儿童酱油”,大多是一些厂家用充满各种小机灵的虚假宣传手段,加上“健康低钠”的噱头来赚高额利润,和成人酱油比没有太多区别。儿童酱油既不健康,也不应该给儿童用。
一小时爸爸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授权春雨转载,“一小时爸爸”集结了一群身怀技能的爸爸,为你提供有理有据的育儿科普知识,做更好的爸爸。
原标题:儿童不宜的儿童酱油
相关阅读: